最低3081塊錢就能參與銀行股權拍賣,成為銀行股東,這聽上去是否有點誘人?
6月14日,券商中國記者以“銀行股權”為關鍵詞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搜索發現,開年至今共有1116筆銀行股權被拍賣“倒手”,即將開始的還有165筆,拍賣價格最低的一筆股權僅為3081元,最貴的則達3.15億元。
拍賣的股權涵蓋各地區城商行、農商行和村鎮銀行股權,其中以農商行為主。
銀行股權拍賣似乎也難以擺脫“一擁而上,一哄而散”的投資模式,有的股權引得上百人出價,成為爭相“追捧”的對象;但亦有超六成股權遭遇了打折、流拍的尷尬。
遼陽銀行8000萬股權半折出售
銀行股權轉讓以及拍賣一直是熱度頗高的一個話題。今年以來,銀行股權大批量被拍賣這一態勢仍在延續。
銀行股權流拍情況較為普遍,流拍率超過6成。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今年已經結束競拍的998筆股權拍賣中,有634筆股權無人出價,最終流拍。成交呈現南熱北冷的局面,經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的成交情況明顯好于中西部、東北地區。
以近期一次涉及金額較大的拍賣情況為例,沈陽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沈陽煤業集團”)所持有的8000萬股遼陽銀行股權在阿里司法拍賣網站上拍賣,以1.31億元的價格起拍,而這已經是該行股權的二次拍賣,相較于初次拍賣,價格已經打了八折。
此次被拍賣的遼陽銀行8000萬股權被分成10個相同的標的,每個標的為800萬股權,標的起拍價格為1312萬元,評估價2333萬元,這也意味著售價僅為評估價的56.24%,競拍人需繳納130萬元的保證金,于6月18日開始拍賣。
實際上,沈陽煤業集團所持的遼陽銀行8000萬股權并非第一次被拍賣,這筆股權在5月20日時以每個標的1640萬元的價格起拍,但是最終以流拍收場。
銀行股權拍賣為何逐漸增多?“多數商業銀行的股東出現財務困難,比如將銀行股權進行質押,或者因糾紛被法院查封,涉及司法訴訟而被迫拍賣。”匯盛國際融資總裁、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
天眼查數據顯示,沈陽煤業集團共持有遼陽銀行3.03%的股權,其認繳出資的比例為8000萬元,也就意味著此次拍賣如果成功,沈陽煤業集團將出清其所持有遼陽銀行的所有股份。
從拍賣股權狀態來看,沈陽煤業集團所持股權被太原鐵路運輸中級法院查封。事實上,沈陽煤業集團此前已陷入了多起借款糾紛。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因借款合同糾紛與沈陽煤業集團發生糾紛的金融機構包括:渤海銀行太原分行、平安銀行太原分行、浦發銀行太原分行。
遼陽銀行的年報顯示,該行2019年共實現營業收入37.1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18.34%;同時,該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了5.13%至11.07億元。2019年年末,遼陽銀行次級、可疑、和損失三類不良貸款17.6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16%,相較于上年資產質量有所惡化,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了0.13個百分點。
“股權流拍與自身的資產質量、定價水平以及資本戰略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黃立沖表示,“市場上普遍認為中小銀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尤其東北地區的部分城、農商行近年來經營效益不佳,甚至有的連年虧損,因此出現比較多的打折、流拍現象。”
聯合資信在對該行的評級報告中提到,因為遼陽銀行“貸款地區及行業集中度較高,面臨一定的貸款行業及地區集中風險,逾期貸款及關注類貸款規模顯著上升,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1116筆股權拍賣“冰火兩重天”
在銀行股權轉讓方面,除了眾所周知的上交所、深交所、創業板等交易所外,對于非上市的銀行,其股權交易還有很大一部分存在于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四板市場),以及司法交易平臺。
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數據梳理,可以發現今年以來1116筆股權拍賣涵蓋各地區城商行、農商行和村鎮銀行股權,其中以農商行為主。
從區域來看,江蘇、山東、浙江三地區的拍賣數量占比較大,分別為332例、130例、113例。拍賣標的價格也相差明顯,最低只需要3081元就可以成為一家銀行的股東;最高拍賣價格達到數億元,價格區間在5萬元~100萬元的標的數量最多。
對拍賣標的銀行進行簡單梳理發現,被拍賣的股權基本為中小銀行,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更是占大部分。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指出,已上市的銀行,股權可以在資本市場自由交易,但對于非上市的銀行,股權買入后難以賣出,其價值也僅僅在于每年的分紅。若是對資產流動性有一定要求,該類股權自然非首選。
其中最受歡迎的一筆股權拍賣為江陰銀行的60萬股,圍觀次數達8076次,出價累計次數244次,價格從最初的171萬元上漲到243.61萬元。該筆股權拍賣成功的1月13日當天,江陰銀行每股價格為4.65元,而拍賣價格僅為4.06元。
在服務對象上,中小銀行定位于服務中小微企業。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小企業的經營面臨困境,以高增速為預期進行的借貸出現償付困難,銀行不良率開始走高。
“被爭搶的都是一些上市銀行、擬上市銀行的股權,也能反應出這些銀行質地都比較優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而部分銀行頻繁遭遇流拍也反應了不良率走高等不確定性因素,從而導致投資者不看好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前景。
與部分上市銀行被爭搶的火熱狀態相比,不少位于江西、山東、東北的城、農商行正在遭遇即使打折、降價,股權依然無人問津的尷尬。
除遼陽銀行以外,6月12日,江西銀行(原名為南昌銀行)的4600萬股在流拍后二次拍賣,起拍價為1.16億元,評估價為2.76億元,出售價格僅為評估價的42.02%,但最終再次流拍;同日,山東陽谷農商行1389萬股起拍價2098萬元,評估價為2362萬元,也遭遇流拍。
中小銀行面臨的是一個“危”與“機”并存的現狀,其股權價值也并非如現狀所反映的那般“物非所值”。黃大智認為,中小銀行同樣有政策優勢。中小銀行適用于更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其主要服務的中小微企業是監管鼓勵貸款的對象,客觀上鼓勵中小銀行對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