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發行特別國債,這讓資本市場喜憂參半。樂觀派認為,特別國債相當于定向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悲觀派認為,發行特別國債可能會對市場流動性產生影響。
我們先不下結論,來看看此次特別國債與以往有何不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發行過兩次特別國債,第一次是1998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我國銀行業壞賬率上升,為此發行2700億特別國債用于補充四家銀行的資本金;第二次是2007年,我國對外貿易順差較大,央行外匯占款迅速上升,為了吸收過多的貨幣流動性,同時提高我國外匯資產的經營效率,財政部發行了1.55萬億特別國債。而今年的特別國債則與上兩次都有不同,更多的是應對疫情對國內經濟的沖擊,主要可能有以下幾個用途:促進就業刺激消費、針對疫情影響大的行業進行補貼、針對疫情重災區的經濟復蘇建設、擴大醫療衛生等公共消費投入等。
由此可見,此次特別國債是直接針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隨時查缺補漏,目的就是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速。所以,從樂觀的角度看,特別國債相當于一次有針對性的經濟刺激計劃,因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局部的,不像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影響那么廣泛,比如疫情嚴重沖擊了航空旅游等傳統消費行業,但對高科技、工業制造業的影響并不大,還刺激了醫藥醫療和線上消費的爆發。因此,我們沒有采取大規模的無限量刺激,原因在于,海外很多國家的服務業和消費業是經濟的重要支撐,而這兩大行業在疫情中受影響最大,資本市場也是高位回調,需要“下猛藥”,而我們更需要的是“精準滴灌”。
這就到第二個問題上來了,特別國債的發行會不會讓市場流動性受到影響?市場有這個擔憂也很正常,此次特別國債的規??赡軙_到1至2萬億,這是需要真金白銀的,而目前整個資本市場對流動性的擔憂已經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么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降準降息?因為一味普降其實效果并不好。降息的掣肘是什么?是擔憂放水到房地產市場,是擔憂沖擊匯率,是擔憂CPI的剪刀差;降準的擔憂是什么?是降準以后錢還是在銀行體系里,融資效率太差。有一種可能,利用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相當于定向降準把釋放的流動性變成特別國債,中央直投,這既避免了單純降準的效率問題,也避免了地方債務的擴容,還避免了市場對特別國債抽血的擔憂。當然,由于由國家信用的背書,特別國債也可能拿出一小部分對社會公眾發售。在目前整個投資品比較匱乏,投資收益率下降的情況下,擁有“金邊債券”之稱的國債還是有較大的吸引力。
最后談一下為什么此次特別國債的消息出臺后,為什么資本市場沒有表現。要知道,前兩次發行特別國債A股都迎來了大漲,1998年受發行特別國債刺激,第二天大漲5.1%,2007年也一樣,第二天大漲2.9%,而本周一A股還下跌了0.9%??梢钥吹?,目前A股面臨的外圍環境與前兩次完全不同,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急速擴散,全球資本市場都在劇烈震蕩,在這種情況下A股要想走出獨立行情非常困難。不過,我們還是要對未來有信心,中國維持經濟增長的工具箱還有很多工具,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后發制人未必沒有勝算。(劉柯)
標簽: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