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一系列經濟數據。2019年全年GDP同比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四季度穩定在同比增長6.0%。前一日公布的金融數據也整體超出預期,經濟階段性企穩的態勢凸顯。
對此,央行原調統司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他用三個詞形容了目前和下一階段的經濟形勢——跌無可跌、政策落實、改革推動,并預計這一形勢有望在2020年持續。除了GDP數據外,金融數據也顯示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再上升,與PMI企業生產經營預期向好相一致,表外三項(信托貸款、委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持續好轉,尤其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速的改善反映了中小企業活躍度開始提升。
在2019年12月初市場波動時,盛松成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就表示,“我國經濟已達階段底部區間,預計2019年GDP增速將不低于6.1%,,甚至略高;按照目前的經濟運行和政策措施,正常情況下,2020年經濟不會跌破6%。所以保‘6’與否的問題可能并不存在。”就未來而言,盛松成認為改革和逆周期調控仍是關鍵,“體制機制改革、加速市場開放,這將提升中國潛在生產率;同時,逆周期調節也需相伴隨行,尤其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中國不搞大水漫灌。”
中國經濟持續企穩
盛松成對記者表示,根據對于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凈出口)的判斷,目前中國經濟已達階段底部區間。就投資來看,主要分為三大項:固定資產、基建、房地產,最為確定的是,基建投資有望持續上行,且房地產政策并不宜繼續收緊。
具體來看,他分析稱,2019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增速較1~11月提高了0.2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前值4%);制造業投資增長3.1%(前值2.5%),回升明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9%(前值10.2%),盡管房地產投資增速比1~11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加快0.4個百分點。此外,民間投資增長4.7%(前值4.5%)。
投資增速回升的同時,消費也保持平穩。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72260億元,增9.0%。
盛松成提及,2019年1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9%,增速比11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0.58%。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收窄,1~11月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月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前值-9.9%)。
2019年12月,我國對外貿易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好轉。以人民幣計,我國出口同比增速達到9%,較11月提高7.9個百分點,進口增速達到17.7%,較11月大幅提高14.7個百分點。“隨著中美順利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和全球衰退風險下降,對外貿易向好有望持續,而進口增速大幅提升是我國內需向好的一個表現。”盛松成表示。
按照世界銀行2015年的標準,人均GDP在4126至12735美元之間為中高等收入國家,高于12736美元為高收入國家。此次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距離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行列又前進了一步。盛松成稱,這一態勢預計2020年將持續,政策落實的效力此后會逐步體現。“基建增量資金(專項債)到位后,從2020年一季度開始,基建投資上行的可能性較大。”
針對目前頗具爭議的一個變量——房地產投資,盛松成認為,房地產投資的走勢或好于預期。原因之一是房地產融資占比已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融資進一步收緊的可能性不大。
歷年來的平均水平顯示,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全部人民幣貸款之比約高于25%,而新增房地產貸款占同期人民幣貸款增量約高于30%,就2019年9月末的數據來看,當月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速較上年末回落4.4個百分點(連續14個月回落),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全部人民幣貸款的28.9%,2019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產貸款占同期人民幣貸款增量的33.7%,較去年低6.2個百分點。
“在連續幾年的調控后,目前房地產融資占比已恢復到正常年份,不宜再繼續收緊,否則地產供不應求,反而會變相導致房價回升。”他稱。
金融數據結構向好
1月16日央行發布的金融數據也整體向好。中國12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8.7%,預期8.4%,前值8.2%;M1貨幣供應同比增長4.4%,前值3.5%;新增人民幣貸款11400億元,市場預期11375億元,前值1390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1030億元,新口徑下前值19937億元。
盛松成認為,積極的趨勢在于,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維持在35%的高位,表明融資環境和融資結構持續改善。
同時,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承兌匯票等非標融資下降至-1456億元,同比少減219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對此貢獻較大,占比從上月的3%回升至本月的5%。“一般而言,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反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情況,大型企業并不依賴這一途徑。”盛松成稱。
此外,“M1-M2”剪刀差縮小也是值得關注的趨勢,或表明企業融資邊際改善。M1同比增長4.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9個和2.9個百分點。盛松成表示,“M1(現金+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往往比M2更能反映經濟情況,因為M1反映了企業的流動性狀況,目前M1回升也說明企業流動性充裕、生產活躍度提高。”
此次,“國債”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被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與原有“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合并為“政府債券”。1月至今已有超3000億專項債提前發行,多數機構認為這體現了基建托底穩增長的政策取向,通過調降利率及適當適時降準為專項債的發行提供更好的利率環境,有助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改革開放釋放紅利,推升長期潛在生產力
有觀點認為,鑒于中國潛在增長率下降,因此GDP下臺階是必然的趨勢,對此盛松成并不認同。首先,他認為西方潛在產出理論離中國實際較遠;其次,重要的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高長期潛在生產力。
其實早在2003年,易綱等便指出,在測算新興經濟體全要素生產率時需要考慮到經濟體特殊性:一方面,新興經濟國家投資的相當一部分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投資要在若干年后才能發揮其生產力;另外,新興經濟國家前期技術進步主要靠引進技術,從發達國家購買設備。這兩個因素都會低估真實的全要素生產率,難以準確估計出全要素生產率,而潛在全要素生產率和潛在產出則更是如此。
“美國人均GDP約為中國的6倍,美國GDP還在2%至3%,中國的增速并無理由大幅下行。未來我們需要特別強調改革,改革開放40年來,歷次改革都會釋放好幾年的紅利,”盛松成表示,“目前中美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中國也早已開始加速金融開放、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改善國企治理等,未來改革將釋放紅利,當然期間也需要逆周期調節政策的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業也是未來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盛松成稱,2019年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3%,快于全部投資11.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6.5%。投資結構改善,經濟轉型升級。預計未來我國“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會越來越高(2018年為16.1%)。2019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15個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文件說明了現代服務業對現代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說明了現代服務業并不是虛擬產業。”
以華為為例,盛松成稱:“華為的真正競爭力并不是它的制造業,而是科研能力,華為的一個上??蒲谢鼐陀?2000人,科研、專利、品牌等就屬于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周艾琳)
標簽: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