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常態化已成為資本市場的必然選擇。在越來越明朗的政策預期下,新股常態化發行的節奏還會持續,監管層會根據市場情況,保持平穩的發行節奏,這是市場化改革的應有之義。
歷史上A股曾有9次暫停IPO的經歷,都是基于市場普遍的心理預期而做出的政策操作,每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調整,投資者都希望監管層停止IPO以幫助穩定市場,從而將IPO視為維穩的工具,嚴重影響了市場預期和資本市場的基本融資功能。今年以來,IPO發行始終保持著平穩的節奏,不暫停IPO,也沒有搞“大躍進”式審核,同時,新股的發行承銷、詢價定價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監管層減少了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只對發行人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企業是否守法合規,市場參與各方是否履職盡責進行審核,吸引了一批優秀企業上市,不少質地優良、擁有科創基因的企業登陸A股,在促進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提升直接融資的同時,也讓“炒新”逐漸回歸理性,市場估值結構趨于合理,資本市場生態持續改善。
市場之手發揮作用,也導致了近期個別新上市的銀行股出現了破發,市場上一些聲音給出了過度解讀,實際上,新股破發是市場化改革中的正?,F象,是市場化定價機制趨于合理和完善的表現。新股破發和多重因素相關,不能以是否破發來評定企業好壞,Facebook在2012年上市首日,也只是微漲了0.6%,次日即跌破發行價;而亞馬遜上市后的13個交易日里,有5天都在破發狀態,事實證明,破發并沒有影響這些優秀公司后續的表現。相反,新股的分化及未來破發風險驅動將會促使網下詢價報價環節更趨理性,引導新股的定價機制更加合理,這是新環境下的市場規律使然。
監管部門一直關注著新股發行的節奏和投融資的平衡狀態,明確表示會根據市場情況,推動發行、注冊和市場承受力的有機統一銜接,在做好融資端改革的同時,同步推進提升投資端的活躍度,這給市場吃了顆定心丸,也體現了監管層對市場投融資平衡的重視。當前,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來源穩定性較高,市場平穩運行體制機制健全,有理由相信,伴隨上市進程的常態化,交易機制的逐漸完善,新股發行、上市、交易會更加趨于平穩理性,具有研發優勢及良好質地的企業,股票的內在價值必然會得到合理體現。
標簽: 監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