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6月5日的首場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會議至今,歷時逾5個半月,經過了48場會議,在上市委審議環節“過會”企業數量終于“滿百”。在中介機構人士眼中,這也是科創板常態化發行、供求關系漸漸走向平衡的標志性節點之一。
11月22日上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召開2019年第48次審議會議,會議審議同意北京華峰測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首發上市。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這兩家申報企業分別是科創板上市委審議同意的第99家和第100家企業。
對于科創板上市公司的供給節奏,上交所副總經理盧文道曾在11月4日召開的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宣布一周年吹風會上表示,“科創板發行上市進入常態化階段。9月份之后節奏相對于8月份加快,是因為前期申報企業集中補交半年報又集中恢復正常審核流程;另外,節奏加快也和審核期限的剛性要求相關。滿足上市企業正常的融資需求和投資者的投資需求,需要科創板發行保持一定的節奏和規模。”
事實上,截至目前,共有104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委“上會”,但是有3家企業折戟(未通過并終止審核)、1家企業目前仍處于暫緩審議狀態。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3家企業未獲通過的原因基本一致:“上市委認為,發行人未能準確披露業務模式和業務實質,未能準確披露其核心技術及其先進性和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的情況。”
盧文道11月4日還曾經表示,上交所在發行上市審核中,十分注重圍繞與投資者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密切相關的信息,特別是財務和交易方面的事項,開展一輪或多輪問詢,督促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這是把選擇權交給市場,讓企業接受市場嚴格選擇的基礎。
從實踐情況看,目前已有約12家企業經審核問詢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有4家企業經過現場督導撤回發行上市申請;再加上未能過會的3家企業,目前終止審核企業達到了19家。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共有179家企業申請科創板上市,有37處于“已問詢”狀態。這些企業中的20家于6月份獲得受理并隨即展開問答,距離剛性審核時間尚有一定時間。而37家企業中,最早進入審核時限的于3月29日獲受理,4月11日進入已問詢并已回答五輪提問,雖然中間也曾中止審核補充財報數據,但目前距離審核規定的總時長貌似已經“超時”。
根據科創板相關規定,“發行人及其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回復上交所審核問詢的時間總計不超過三個月”。
不過,有中介機構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止審核、請示有權機關、落實上市委員會意見、實施現場檢查等情形,不計算在規定的三個月時限內。
據記者了解,交易所實施現場督導式檢查,工作內容包括到保薦機構去查看工作底稿,也可能要求保薦機構質量控制部門解釋,或提供上下游相關業務流水單等舉措。
另有消息靈通人士11月22日晚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踐中,還有企業可能根據規定通過豁免的方式中斷計時,例如企業遭遇突發訴訟或其他情況,對于上述企業個案而言,從目前的公開資料很難判斷其中斷計時的原因。”
標簽: 科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