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們正在和山東大學合作,研發高分子量鋰電池粘結劑PVDF材料關鍵技術,預計技術落地后企業年收入將新增3000萬元。”近日,松巖新能源材料(全南)有限公司負責人鐘勝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該公司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主要從事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和新材料技術研發。近年來,公司不斷強化與山東大學、深圳市新星鋁鎂鈦輕合金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的合作,推動科研與產業“雙向奔赴”。這也是全南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縮影。
今年以來,全南深入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年”活動,按照有工作專班、有專家智庫、有孵化場地、有配套政策、有科技金融的“五有”標準,建設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依托贛州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平臺,全南聚焦重點產業,持續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是提升企業科創能力、釋放人才創造活力的重要一環。”全南縣科技創新中心主任鐘慧燕介紹,2023年全南兌現了對企業的科技創新獎勵資金199萬元,對高企、瞪羚企業等企業進行獎勵,并安排每年11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科技項目培育引導、成果轉化和推廣服務工作。
全南縣瑞隆科技有限公司與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全南縣新資源稀土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達成項目共識,贛州中傲新瓷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西理工大學展開合作,全南現代牧業有限公司與江西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進行科技項目對接……越來越多高校院所與企業攜手并進,激活科技創新的“一池春水”。
“縣里的科研基礎相對薄弱,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科技成果對接活動有助于推動科研工作者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投入市場中,以新質生產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鐘慧燕說。
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往往能產生“1+1>2”的效果。近日,記者探訪了位于全南的贛州市伊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紅球藻蝦基地散發著“海的味道”。“我們與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合作養殖紅球藻蝦,項目投資1.2億元。”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引進海水調配、零換水養殖等10多項技術,公司實現了綠色可持續養蝦智能一體化生產。未來,公司還將持續打造“藻生貴蝦”綠色健康養殖示范點、“海蝦陸養”“零排減碳”“漁光互補”等高新技術示范點,以新技術賦能水產養殖轉型升級。
向“新”而行,全南正闊步前進。鐘慧燕表示,全南將聚焦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化工業發展環境,不斷推動電子信息、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業重點產業集鏈成群。此外,全南實施了“科技新政12條”等舉措,設立包括成果轉化、平臺建設、高企認定、科技項目獎勵等30多項科技創新獎項,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的“源頭活水”不斷匯聚。
目前,全南已為28家科技型企業發放獎勵資金391萬元。今年以來,縣科創中心與縣科工局組建企業服務小分隊,常態化深入企業實地走訪,收集企業技術需求22個,成功對接科技項目6個,有兩個研發項目進入小試階段,1個項目實現產業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