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雋
秋日高原,在黃河上游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域內,瓜果飄香,麥田金黃。該縣的昂思多鎮德加村大片青稞地里,青稞穗搖擺,收割機轟鳴。
“今年的青稞長勢好,預計畝產能到300至500斤。”德加村村委會主任朱公保才旦沿著地邊查看今年的收成說,保守估計今年能收獲600多噸青稞,一半將銷往西藏,一半村里自留。
圖為青稞地里沉甸甸的青稞穗。薛蒂 攝
德加村平均海拔2800米,耐寒性作物青稞是主要作物。人均耕地面積大、群眾耕種經驗足,基于這些優勢,村“兩委”明確了“統種共富”的發展思路。
今年,德加村“兩委”動員村民們將土地入股到村集體股份制合作社。“土地交給村集體,由專人負責種管收,村民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年底等著分紅就行了。而且,還能騰出時間務工增收。合作社里種植、加工等季節性用工較多,我們盡量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朱公保才旦介紹,村民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全村300余戶村民入股土地共計3800畝。
德加村“統種共富”項目推進以來,村里添置了輪式拖拉機、液壓翻轉犁、旋耕機等大型機械,優先考慮有技術、有經驗的村民們參與進來,從而帶動村集體經濟“增總量、增收益”,農民“增紅利”。今年村里已累計帶動50余位村民務工增收。
“農活集中在春種和秋收期間,月收入6000多元。既能顧家,還能增收,挺好的。”村民扎西當智是農機手,正值秋收時節,他密切關注著天氣變化,準備天晴之后搶收青稞。
在德加村村委會辦公樓旁邊的青稞加工車間內,村民郭有錄忙著往石磨里添加青稞,收集青稞面粉。“今年,村里種的青稞多,我們的青稞面也很受歡迎,能在這兒多干些日子。”村民萬瑪吉將郭有錄端過來的青稞炒面裝袋、稱重、封口,說話間,十幾袋青稞炒面已完成包裝。與此同時,村里的青稞酒廠里,技術人員正忙著看成色、測度數,酒香彌漫。
在德加村,一粒粒青稞,被村民們種成了糧食,磨成了青稞面,釀成了青稞酒,成為增收致富的特色農產品。
資料圖為村民正在包裝青稞面。德加村村委會供圖
“收成純收益的80%分紅給入股農戶,20%用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農民、村集體的利益得到均衡保障,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朱公保才旦說,預計秋收后村集體收益20萬元,入股村民每畝增收200至300元。
除了接受省內的線下訂單之外,合作社也積極嘗試線上直播等方式,開拓線上銷售渠道。主責主業之余,朱公保才旦還是“主播”,讓德加村的青稞酒、青稞炒面系列產品已遠銷西藏、四川、甘肅乃至沿海地區。
2023年以來,化隆縣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巴燕鎮、昂思多鎮等鄉鎮率先行動,創新推行“黨建引領、統種共富”土地合作經營新模式,促使“小田并大田”,有效解決了農村土地撂荒和農業收益低下的難題,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截至目前,化隆縣開展“統種共富”試點鄉鎮13個,村33個,參與農戶3242戶,入股面積21682畝。今年,“統種共富”入股土地主要種植馬鈴薯、油菜、青稞、黑青稞、小麥、飼草、大蔥、辣椒、玉米等農作物,目前,陸續迎來豐收期。(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