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銀行支持的廣西百色高速公路。
國家開發銀行供圖
近年來,北京銀行為創意設計、廣播影視、出版發行等文創小微企業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圖為該行文化創客中心員工為相關企業提供融資咨詢。
劉 帥攝
2019年4月,股民在杭州一家證券交易所關注股市行情。
龍 巍攝(新華社發)
秋天的貴州六盤水北盤江大橋在藍天白云映照下,分外秀美,銀行信貸為該工程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 |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面對百廢待興,集中力量盡快恢復國民經濟元氣,離不開金融;發展市場經濟,確保要素和資源流向最有增長潛力的主體,離不開金融;遭遇不測天災,分散風險、使經濟社會盡快回歸正軌,離不開金融;擴大對外開放,高效率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同樣離不開金融。新中國成立以來金融事業的發展,勾勒出新中國崛起的清晰脈絡。
“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70年間,中國金融經歷了早期的“動員性金融”到“配置型金融”再到“服務型金融”的轉變,但金融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使命始終沒變。在高鐵列車的藍色車票里,在跨海大橋的橋墩上,在城市入夜后的萬家燈火中……金融帶給國民經濟的變化實實在在。
一個個重大工程,得到銀行信貸的有力支撐
強實業,服務經濟大局
本報記者王俊嶺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肌體強壯與否,取決于血脈能否通暢循環。銀行業恰恰是促進中國經濟血脈循環的最大推手。
不久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完成民航專業工程行業驗收總驗和使用許可審查終審,即將在新中國70周年大慶前投入使用。據了解,北京大興機場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F。其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三縱一橫”布局的4條跑道、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及配套生產生活設施。工程總概算高達800.01億元。
這樣一個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背后,有著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給予的深度支持。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就圍繞新機場建設運營做了多方面工作:以銀團方式為新機場項目累計發放貸款11.969億元;為南方航空北京新機場基地項目發放貸款6.25億元;為新機場航站樓商業零售板塊提供收單服務等。“目前,我們在交通運輸、公共設施、能源、制造業和服務業等領域貸款余額都是國內市場第一。今后,我們將持續提升信貸經營能力,確保對于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穩定可持續。”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谷澍說。
三峽工程、青藏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C919國產大飛機、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新疆達坂城風電場……一個個事關經濟筋骨和國計民生的大項目、大工程,因為銀行信貸支持而更加“看得見、摸得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銀行業成就巨大。目前,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超過280萬億元、居全球第一;盈利水平及資產質量均居全球可比同業前列;2018年末,全國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4588家,機構類型20余種,包括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等全國性商業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專注社區、小微、“三農”服務的地方法人銀行等等。銀行業在自身不斷提升競爭力的同時,以一筆筆實打實的資金服務經濟大局,為一個個“中國名片”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
成為國際投資者最關注的新興資本市場之一
籌資金,為市場添活力
本報記者王俊嶺
千難萬難,沒錢最難。如今,快速發展的企業不僅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支持,還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進行直接融資。
走進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武漢的生產車間,一根根220mm粗的光纖預制棒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在30余米高的光纖拉絲塔上,光纖預制棒精細加工后,就變成了比頭發絲還細的光纖。長飛已是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光纖和光纜供應商。“長飛的發展有兩個重要節點,那就是先后登陸港股和A股資本市場,獲得直接融資,對企業優化公司治理架構、增強研發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長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企業是經濟的細胞,企業有朝氣,經濟就有活力。為企業持續穩定地籌集資金,中國的資本市場不斷探索、突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4年11月18日,飛樂音響成為新中國第一只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此后,中國發展直接融資的步履堅定,資本市場成為中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過程中的標志性成就之一。
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歷史序幕。一些老股民還記得上交所營業初期的盛況。當時,股民通過證券公司開設的營業部購買股票,營業部通過派駐到上交所的“紅馬甲”(即場內代表)獲取股票交易行情。上交所股票交易大廳的行情屏幕正對著黃浦路,不少股民就站在馬路對面,拿著望遠鏡看行情。
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再到全球,中國的資本市場持續壯大。從股票、債券到基金、期貨、衍生品,品種更齊全。從強化監管、防范風險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制度更完善。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越來越有國際范兒。中國資本市場已成為國際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新興市場之一。
2019年7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開市,一批初創期的高新技術企業獲得更便捷的直接融資機會。證券市場服務企業融資之路,正越走越寬。
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參與到經濟發展方方面面
遮風雨,護航國泰民安
本報記者邱海峰
今年4月18日至23日,廣州遭遇特大暴雨侵襲,市內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積水和內澇。根據廣東省氣候中心出具的《廣東省巨災保險強降水指數計算報告-廣州》,本輪強降水達到了約定的觸發條件,成災指數為14.81%。
4月26日,按照合同約定,廣州市收到人保財險廣東省分公司的400萬元巨災指數保險定損賠款書,巨災保險賠款被支付到廣州各個區政府,用于各區的救災救助和災后重建工作。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保險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逐漸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從減災防災到進出口貿易,從國家鐵路建設到國產大飛機項目……2018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6897萬億元,風險保障功能充分發揮。
回望70年,保險業服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始于1949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但由于歷史原因,中間一度進入長達20年的停頓期,直到改革開放后,保險業全面恢復并步入蓬勃發展軌道。1980年中國保險市場僅有1家公司經營,全部保費收入不到5億元;到2018年底,全國保險市場機構數量達235家,實現保費收入3.8萬億元,市場規模增長8000多倍,位居全球第二。
從“一花獨放”走向“春色滿園”,更多的保險企業參與到服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隊伍中。1988年在深圳蛇口成立的中國平安成為國內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伴隨著中國保險業快速增長,如今中國平安在全球保險公司中排名第一。
截至2018年末,保險資金通過各類資管產品,支持“一帶一路”投資達9612億元;服務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投資分別達4248億元和1717億元;支持清潔能源、資源節約與污染防治等綠色產業達6942億元……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持續提升、故事越來越精彩。
標簽: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