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7月4日在“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成效發布會”上表示,將考慮在審慎的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
實際上,除了險資,今年下半年還有大量可預計資金將進入A股市場,包括養老金、外資及其他機構資金等。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增資金量對市場而言很可貴,尤其是險資在投資風格方面具有長期資金和價值投資的特點,有利于A股市場的升級和優化。此外,增量資金的進入,也能為市場預期層面帶來更多信心。
銀保監會方面表示,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上限是30%,目前行業22.64%,跟監管比例上限相比還有7.36個百分點,還有一定的政策空間。下一步,銀保監會考慮在審慎的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
保險機構是繼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擴大保險機構的市場參與將更好發揮保險公司作為機構投資者的作用。星石投資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測算,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16.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9.9%,其中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為11.7%,若2019年繼續維持上述增速和配置,預期能夠為市場帶來約1900億元的增量資金。
“險資入市有利于提振A股市場的信心”,前述人士認為,由于保險資金整體規模體量大,如果按照2018年年末16.4萬億元的規模來算,即使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權益類資產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亦能為資本市場帶來千億元級別的增量資金。
除了保險資金入市,今年來源于養老金、機構資金、外資等的新增資金量規模也十分可觀,特別是進入下半年,已有多筆資金“等待進場”。
據星石投資相關人士測算,在養老金方面,截至2018年年末,全國各省市共6500億元基本養老金到賬并陸續開始投資,按照規定,養老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超過30%,即使按照10%的比例計算,至少能帶來約650億元的增量資金。
在其他機構資金方面,2018年公募基金新增偏股型產品約2500億元,若今年與去年的增速持平,按照50%的比例計算,增量資金約為1250億元。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外資方面。A股市場先后被納入MSCI、富時羅素等國際重要指數,給A股市場帶來最直接的影響之一就是大量增量資金的涌入。
至2020年3月初,三大國際指數(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指數)擴容A股完成后,理論上能夠為A股帶來約7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具體來看,MSCI在今年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分三步將A股納入因子分別提升至10%、15%和20%,預計將帶來約5200億元的增量資金;標普-道瓊斯指數將于今年9月份正式納入部分A股,納入因子為25%,預計將為A股帶來約500億元的增量資金。
根據富時羅素官方數據,A股完成第一階段的三步納入后,在FTSE Emerging Index權重將達到5.5%,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規模為1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