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備考”現狀:3家企業后天爭當“首家”,下周還有3家,八成企業已被問詢……
鄒煦晨
圖片
6月5日,將有3家企業走上科創板“高考”考場,爭奪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桂冠。
6月2日晚間,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公開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已進入沖刺階段。
目前包含中止企業在內,科創板申報企業已達117家, 它們現在處在何種狀況?
6家企業“箭在弦上”
八成企業已被問詢
截至6月3日,6家申報企業已經明確上會審核時間,6月5日有3家企業參與上市委的“首秀”,6月11日則是第二批上會企業的“悲喜時刻”。
從申報時間來看,最早的睿創微納于3月22日披露申報稿。睿創微納為首批9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目前唯一的上會企業,兩家為第二批申報企業(第二批為8家),最晚的天準科技首次披露時間為4月2日,已經排到第六批申報企業。
從問詢輪數看,已經公布上會的6家公司至少與上交所“交鋒”兩個回合,其中有4家企業經歷兩輪問詢,兩家企業經歷3輪問詢。
中郵證券研發部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只要符合申報標準都可以成為首批申報企業,但考慮到要成功發行上市,監管對企業的要求不會降低。隨著申報企業的增多,而市場的資金又是有限的,能夠成功上市的企業必然是自身比較優質,而不會按照申報時間“論資排輩”。
首批上會的三家企業分別是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
從體量來看,微芯生物和安集科技都比較小。
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536.44萬元、1.11億元、1.4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
微芯生物2018年歸母凈利潤排在倒數第八位,營業收入更是只排在倒數第五位。
安集科技雖然和微芯生物一樣,其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規模并不大,但其擬募集資金卻要小得多。
據了解,安集科技主營業務為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產品包括不同系列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主要應用于集成電路制造和先進封裝領域。安集科技2018年的營業收入排在倒數第二十位,歸母凈利潤排在倒數第十二位。
另外,安集科技此次科創板IPO擬募集資金3.03億元,只有微芯生物的37.71%,排在117家中的倒數第九位。
天準科技雖然體量更大,但客戶集中度較高。
2016年至2018年,天準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81億元、3.19億元、5.0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148.98萬元、5158.07萬元、9447.33萬元。
同期,天準科技來源于蘋果公司及其供應商的收入占比連續增長,分別為49.98%、67.99%、76.09%。
第二批的3家企業,分別是福光股份、華興源創、睿創微納,均選擇預估值超過10億元的標準,該標準要求“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6家已經公布上會的企業,只有天準科技沒有選擇該標準,其選擇較少見的20億元門檻,需滿足“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不低于1億元”。
除上述6家企業外,科創板申報企業中,其中有4家企業處于中止狀態,還有88家已經過問詢。
4家處于中止狀態的企業,分別是九號智能、利元亨、聯瑞新材、科前生物。
九號智能為科創板首家中止審核的企業,2019年4月上旬,九號機器人(300024,股吧)將投資者持有的優先股轉為普通股。根據科創板股票上市審核問答相關要求,需增加一期審計(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申請中止審核以完成加審工作,并更新申報材料。
利元亨、聯瑞新材和科前生物則是同一天(5月24日)中止審核,中止原因可謂“無辜”,這3家企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均為正中珠江,而正中珠江目前正在接受調查。
整體優質率較高
了解完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狀態后,不妨再看一下整體的數據情況。
從地區來看,創板申報企業最大的來源地是北京,共有26家企業。
另外,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四個地區的申報企業數量“上雙”,分別為20家、18家、16家、11家。
從行業來看,四大行業擁有83家申報企業,占了總數的70.94%,其中最大的行業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其次便是專用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技術業、醫藥制造業。
從業績來看,117家科創板申報企業2018年平均營業收入為14.68億元,中位數為4.58億元;其2018年平均歸母凈利潤為1.36億元,中位數為0.81億元。
巴菲特選股策略的精髓,就在于重視毛利率、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這三個指標,尤其是凈資產收益率。在巴菲特看來,也就是毛利率要高于40%,凈利率要高于5%,凈資產收益率要高于15%,才算得上是優質股。
117家科創板申報企業中符合巴菲特三率標準的企業有61家,比例為52.14%。
而第十八屆發審委審核35家企業中有24家披露2018年財報,這24家符合三率的共8家,比例為33.33%。
另外,上屆發審委審核并上市的162家企業中,符合“三率”標準的則為28家,優質率為17.28%。
在此背景下,科創板申報企業最喜歡預估值超過10億元的標準,共有102家(占比87.18%),可謂“一枝獨秀”。而選擇第二多的標準只有9家申報企業,為預估值超過30億元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