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丨洛陽,到底是座怎樣的城市?
洛陽有山水畫卷星羅棋布,有巍峨城墻千年守望,也有玉樓金闕拂衣裳的詩酒趁年華和青磚黛瓦里的煙火人家。
如果寫洛陽,就不能只寫洛陽。要寫流光溢彩的隋唐城“一夜魚龍舞”、“星橋鐵鎖開”的盛唐幻夜,寫滿街鮮衣華裾的少年帶你穿越千年的邀約,要寫一口解鄉愁的牛肉湯,寫街邊擼串的姑娘,寫四月滿城牡丹花香,寫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寫日落斜陽青年匆忙……
(資料圖片)
漢魏文章半洛陽。自即日起,大河財立方聯合洛陽市作家協會推出“洛陽作家寫洛陽”專題,讓我們隨洛陽作家的文字一起神游洛陽城。
那是一座秀峰,因兩山對峙,伊水中流,人們呼之“伊闕”。又因峰上那座馳名中外的盧舍那大佛,千百年來,使這里游客蜂擁,香火不衰。小時,隨同學幾次游過龍門,彼時荒草漫徑,洞窟衰微,心情是落寞的。
春三月,偕友重訪龍門,這里已是山青水綠,碧波蕩漾了。山門前掛滿了紅燈籠,路規整了,亮麗了。沿伊河走去,微風和煦,山色空濛,垂柳綻放新芽。路邊,一簇簇金黃色的迎春花,眨巴著小眼在歡迎遠道而來的游客呢。
清晨,景區空曠,層層薄霧,使靜寂的山與浩渺的水,生發了些許詩意。路邊的禹王池,澄澈碧透,幾尾紅鯉游來游去,甚是逍遙。沿石階而上,我們依次游覽了潛溪寺、蓮花洞、古陽洞和奉先寺。石窟的美景真多,而讓人震撼的還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
呵,高大俊朗的盧舍那,眉如彎月,嘴角含笑,真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兩邊力士,怒目圓睜,威風凜凜。游客們無不嘖嘖贊嘆,并紛紛拍照留影。據說,主佛是依武則天的相貌雕刻而成。公元650年,唐高宗即位后的第一年,奉先寺盧舍那大佛便開鑿。其時,洛陽殷實人家紛紛捐錢資助這項浩大工程,當時還是昭儀的武則天一人就捐助了兩萬貫。
公元675年,這座高大的佛像終于完工。大佛雖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但容貌卻極似武則天,雍容大度,妙相莊嚴。如今,盧舍那端坐蓮花寶座已有1300多年了。千年風雨,世事滄桑,萬物皆為過客,唯有這冰冷的石佛才是主人。大佛俯視眾生,眉眼含笑,似乎蘊藏禪機。呵呵,靜賞這浸透歷代工匠智慧的泣血之作,漫過歷史煙云,隱約聽見先輩們那叮叮當當的錘鑿之聲,看到他們光臂膀,頂烈日,辛勤勞作的身影……
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龍門石窟便拉開了開鑿的序幕。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雕琢斷斷續續延續了400年之久,造像十萬余尊。遺憾的是,千百年來,石佛經歷了一場場兵燹浩劫。目睹大大小小的窟龕和佛像或被盜,或被毀,缺頭斷臂,令人痛惜不已。雖然很多佛像已嚴重殘損,但經歲月的漫漶,仍可窺見其奪目的藝術之光。
在西山出口的墻壁上,我看到了老祖宗留下的書法瑰寶——龍門二十品。說起二十品,還有段故事哩。1973年10月,周總理陪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來龍門訪問。其時,我也在歡迎的隊伍里。那時只想好好看看總理,可是,車隊開得飛快,根本看不清。后來聽說周總理見到這精美的魏碑拓片,愛不釋手,想買一套,可錢沒帶夠,只好作罷。秘書向總理建議:“是否回北京匯錢來,請他們寄一份?”總理趕緊擺手制止說:“不行,那樣做,他們就不收錢了?!敝芸偫淼呐e動,讓市委的領導看見了,當即就說:“我們送一套!”總理非常嚴肅地說:“你這個同志,怎么這樣講!國家的財產怎能送人!”
既來龍門,焉能不游香山寺和白園?這兩處與西山石窟隔水相望,比肩而立,都與大詩人白居易有關。白翁喜歡香山,自號香山居士。據說,當時他見寺院衰敗,便拿出為老友元稹寫墓志銘的酬勞重修了香山寺。如今,晨鐘暮鼓,古佛塔影,給人多少遐想之思?
白園是一代詩魂白居易的安臥之地,此處青松掩映,碧草如茵,格外靜幽。在琵琶峰的半山腰上,見一灣小溪汩汩流淌。友人說,這溪水多像白翁的詩呵,清淺曉暢,奔流不息。是啊,白翁詩風平易,內涵深邃。老人生于離亂年代,一生勤政愛民,滿懷憂患。他寫詩2800余首,多為民生吶喊之作。感觸尤深的便是他的名篇《賣炭翁》《長恨歌》和《琵琶行》。
撫摸刻有“唐少傅白公墓”字樣的碑石,便想起白公的詩句:“心中為念農???,耳里如聞饑凍聲。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如是胸襟,不禁令人感概萬端。
走出白園,已是紅日西沉。一興奮,在手機上劃拉出幾句詩來:
龍門有伊闕,日夜水向東。
寂寂白園草,巍巍琵琶峰。
峰上大隱者,盛唐一文宗。
人呼白樂天,畢生著述豐。
潯陽古渡客,京都賣炭翁。
玉殞馬嵬坡,幽怨琵琶聲。
常懷憂民意,筆底波瀾生。
為政多苦辛,碑廊顯令名。
難忘兼濟志,詩心萬古青。
作者簡介:楊紅軍,筆名藍墨水,河南洛陽人。喜歡旅游、攝影、寫作,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責編:史健 | 審校:陳筱娟 | 審核:李震 | 監制:萬軍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