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答案是空間智能化。在最近舉行的2023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華為用800平米雙層超大展區進行了詳細展現。
智能家居是今年AWE上最火的存在,但是在參觀了諸多展臺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智能家居并不等于空間智能化。華為用三把特別的“鑰匙”,打開了真正的空間智能化之門,成為空間智能化時代的“暴風眼”。
萬丈高樓平地起,勿在浮沙筑高塔。正如高樓需要有地基,空間智能化的底層技術之一就是連接。
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有深刻認識,甚至是痛苦的體驗。比如我,就曾經嘗試過很多路由器或者布網方式,來解決跨墻連接的問題,來讓家里的寬帶連接沒有死角。智能的功能再酷炫,如果沒有穩定可靠的網絡連接,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相比業界大多用無線Wi-Fi的連接方式,華為采用的是有線PLC為主、無線為輔的連接方式。其中這個PLC技術尤其值得大書特書,其全稱為PLC電力線載波技術,以前主要用在工業領域,華為將該技術進行革新,降維打擊,用在了全屋智能的連接上。
當PLC技術遇到全屋智能,帶來的是“有電就有網”的新體驗,能解決空間裝修的布線成本。而且,華為的PLC技術可以讓一個回路連接128個節點,并且具有高達99.99%的穩定度,甚至能做到干擾不斷聯,在極端條件下,斷網也不會斷聯、斷控,比無線穩定性高50倍,比有線高100倍,比有線的速率高50倍。
住建部部長在參觀華為方舟壹號實驗室時曾給予華為PLC技術高度評價:“PLC是一次巨大的技術突破。”PLC技術給全屋智能帶來的體驗也讓消費者有強烈的感知。華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3.0帶來了全球首個PLC組網的全屋音樂系統,筆者曾經做過體驗,可以用“驚為天籟”來形容,其可以實現隨身而走、沉浸包圍的全屋空間音樂體驗。在其背后,就有PLC技術的助力,華為的PLC技術不僅可以讓布線化繁為簡,相比傳統音頻線節省線纜超過60%,而且能保證音樂數據的高速穩定傳輸,最高超過70米的數字化無損傳輸。
華為的第二把“鑰匙”,是交互。在其“1+2+N”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中,“2”就是軟硬結合的核心交互,“軟”是智慧生活APP,“硬”是智能中控屏、智能開關、智能面板組成的全屋中控家族。
華為帶來的是一個巨大的交互革命,人機交互,放在任何一個設備上都無比重要,空間更是如此。智能手機的騰飛,與iPhone的屏幕多點觸控交互息息相關;智能汽車的興起,也與語音操控不無關系。人到了一個空間,也需要通過交互來進行操控,和空間進行連接。
業界大多數智能家居的空間交互,是通過APP,最早是單品的操控,不同的單品需要不同的APP,之間無法實現聯動,體驗可想而知。后來同品牌的產品可以實現跨單品的交互,但是體驗也不盡如人意。
華為全屋智能,則是打破了產品之間的壁壘,引入了“子系統”的概念,而且彼此聯通,實現了基于用戶場景的交互和操控。“1+2+N”中的“N”即是指安防、照明、遮陽、冷暖新風、能耗、家電等全屋子系統和空間子系統。
AWE的華為展臺展現了這種場景操控的新體驗:“刷臉”打開門鎖后,窗簾會緩緩關閉、燈光慢慢亮起;有人按門鈴時,能夠以畫中畫的方式在智慧屏上與來訪者可視通話;在跑步機上運動時,智慧屏上可實時顯示運動速度 ……
在華為的全屋智能中,用戶可以使用智能中控屏“一屏控所有”,同時實現多個設備的操作。
而且,這種場景可以進行定制,實現千人千面。華為的超級快控升級到了2.0,用戶可以通過一拖一拽,來實現設備的快控,而且還能進行修改,一鍵保存為屬于自己的場景卡片。比如就餐場景,你可以自由設置餐區不同位置照明的主燈、氛圍燈參數、以及音響的音樂、香氛等,保存成適合自己的場景。
空間智能化,必定是一個場景時代。
智能家居中,還有一個痛點,那就是智能的體驗往往很難跨越品牌,這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空間智能被分割為一個個孤島,彼此無法打通。顯然,這樣的智能家居,不是空間智能。
華為所展現的空間智能時代,是跨品牌的空間智能,這背后就是鴻蒙智聯(HarmonyOS Connect)所帶來的生態力量。
鴻蒙智聯是華為面向消費領域的智能硬件開放生態,依托華為HarmonyOS、硬件、芯片、云服務等軟硬件開放能力,為設備商、解決方案提供商等提供全方位賦能,幫助伙伴設備快速融入華為全場景智慧生活。鴻蒙智聯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的HUAWEI HiLink,2021年升級到了現在的鴻蒙智聯。過去將近八年,華為一直在做鴻蒙智聯的生態。
持續的努力結出了碩果,截至2022年11月,鴻蒙智聯生態設備數量已經突破2.5億,超過2200家品牌伙伴入駐HarmonyOS Connect。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華為所構建的智能空間里實現對全屋眾多跨品牌產品的操控。邵洋這樣形象地比喻:“華為全屋智能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就像擁有兼容的骨架,枝干可以不斷生長?!?/p>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針對生態伙伴提供了全方位的賦能。今年2月開幕的華為方舟壹號空間智能開放實驗室就是這樣,其圍繞“政、產、學、研、展”立體規劃,從標準研究、產業政策、場景創新、方案孵化、商業模式到商業落地,聚合產業鏈生態伙伴,實現“共創、共建、共享、共贏”。
同時,華為也在不斷推出相關活動,聚合行業力量。今年,華為全屋智能與艾特獎聯合主辦艾特獎-華為全屋智能設計大賽,要招募1萬名以上的設計師圍繞全屋智能做各類設計,讓設計師在空間智能化時代充分發揮想象力,將能讓人與空間在設計維度上有更多選擇。
這一切,都是生態的力量。
總而言之,從無線到PLC+無線的技術革命,從單品操控到場景互動,從單品牌孤島到跨品牌生態,華為在全屋智能領域掀起了一個個變革,用三把“鑰匙”開啟了空間智能時代之門。
站在用戶的維度,空間智能時代的體驗令人向往。
我一直認為,“無感”是智能的最高境界,即最不打擾用戶的技術才是好技術。華為全屋智能匯聚了眾多黑科技,就能實現這種體驗。
例如,華為將AI傳感技術用于空間,帶來了可以精準檢測人在空間中關系的AI超感傳感器。這個黑科技不僅可以帶來主動的、無感的智能,還可以有效節能。如用于起夜場景時,當AI超感傳感器檢測到老人在床上起身的動作變化后,可以將夜燈打開,照亮去往衛生間的路,當老人回到床上躺下后,又會自動切換到睡眠模式;空間里無人時,則能夠將相關子系統關掉,實現省電。
智能的體驗,也從家庭擴展到無處不在、如影隨形。在AWE上,華為所展示的空間智能,不僅適用于家庭,更擴展到酒店、辦公、醫療等行業空間以及人車家全空間。正如邵洋所說,華為的全屋智能是彈性的,類似樂高式的模塊架構,可以適配各種場景,無論是住宅、酒店、辦公、公寓、教育、康養等各類空間都可以實現類似的智能化。想象一下,當你離家后,在車上也可以無縫續聽在家中沒有聽完的音頻節目;出差到酒店后,房間也能懂你,提供和家里一樣的智能空間體驗……
可以預見,在空間智能化時代,這一切都將隨著華為全屋智能的持續進化,加速成為現實。消息稱,華為全屋智能即將迎來新的版本,空間智能的新一步,值得期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