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病毒往往是引發疾病,甚至癌癥的感染源,易變異,治療方法有限,令人談之色變。但有一類病毒自從它被發現后,就一直被科學家視為有望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那就是噬菌體。
科學家們對噬菌體的研究和改造,甚至早于當前已經普遍使用的抗生素。雖然進展緩慢,但噬菌體療法正逐漸體現出抗生素所不具備的優勢。它們可以在腸炎敗血癥、身體不同部位感染等疾病中發揮作用。
噬菌體顧名思義,就是一類以細菌為宿主的病毒。噬菌體能感染細菌,并在其中復制繁殖,有時還會直接造成細菌的裂解,釋放出來的噬菌體再去尋找下一位宿主。有細菌的地方就有噬菌體,而我們人體內也不例外。在我們的皮膚腸道等部位的菌群中,寄生著高達幾十億的噬菌體。噬菌體感染細菌有一大特點,就是有選擇性,一種噬菌體只能感染一類細菌。如果噬菌體的微絲蛋白剛好能跟細菌表面的蛋白質或脂多糖配上對,就好像鑰匙插到鎖眼里,細菌的大門才會向噬菌體敞開。正是由于噬菌體對細菌的感染存在這一特點,使它具備了抗生素所沒有的優勢,就是殺菌時有針對性。
(相關資料圖)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四環素等,吃下去都會殺死一大片細菌。每次感染我們的病原菌可能只有一兩種,比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但抗生素的無差別攻擊,也會消滅我們自身的腸道菌群,真正做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耐藥性病原菌越來越多,抗生素對他們來說完全不起作用,因為他們正是逃脫了抗生素的幸存者。經過抗生素的篩選,不耐藥的都死了,耐藥的反而逐漸發展壯大。有些病原菌甚至能夠逃避多種抗生素的打擊,而我們對這些多重耐藥菌束手無策,只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統去抵抗。
棒狀細菌上的多重噬菌體,配圖來自圖蟲網
噬菌體治療是否已經有成功的臨床案例呢?在美國,一位68歲的病人胰臟附近出現了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在多種抗生素聯合作用無效的情況下,病人陷入昏迷,甚至有死亡的風險。為其治療的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提出了使用噬菌體療法的申請,并獲得FDA的批準,最終病人接受了包含9種噬菌體的治療,使得細菌感染得到控制,各項生理指標逐漸改善。經過11周的連續治療,245天的留院觀察,病人痊愈并回家重返工作。
另外一項剛剛發表的研究顯示,由5種噬菌體混合的雞尾酒療法,可以抑制肺炎病人體內多重耐藥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繁殖,從而治愈了由其引發的肺炎。
既然噬菌體治療能夠救命,為什么還沒有在臨床上大規模開展使用呢?噬菌體療法主要存在兩大局限性。第一,噬菌體療法的標準化比較困難,噬菌體療法往往不是使用一種噬菌體,而是幾種噬菌體的組合。對于不同的感染要設計不同的組合,并進行優化,組合中的噬菌體菌株選錯了就不起作用,而選多了又是一種浪費,因此研發的成本比較高,標準化更加困難。
第二,噬菌體治療也存在耐藥性的問題,既然細菌能逃避抗生素的清除,也必然存在能夠抗噬菌體的細菌。在治療病人的一些案例中,科學家們已經檢測到能夠逃逸噬菌體入侵的細菌,它們通過改變自身細胞表面蛋白的結構,避免細菌體與之結合,有些細菌還能表達破壞噬菌體基因組的酶,實現自我防御。雖然細菌想逃,但噬菌體也不會坐以待斃,畢竟沒了宿主自己是生存不下去的。
細菌表面的受體蛋白結構會變,噬菌體尾部的蛋白纖維,也就是用來與細菌結合的部位就跟著變,二者呈現了你追我趕的共進化。另外還有一些噬菌體攜帶甲基轉移酶,可以保護自身基因組不被宿主細菌破壞。噬菌體的這些特性和它快速進化的能力,讓科學家們始終對噬菌體療法充滿希望,利用他們自身的特性,加上基因編輯技術等手段,或許會開發出更穩定、更有效的噬菌體治療藥物。盡管前路仍然困難重重,但面對超級耐藥菌的威脅,人類可能真的要求助于噬菌體這種最小的微生物,并為噬菌體療法的研發,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成本。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趙蓓
審核:陶寧(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