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曹良志做客新華網2024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西安交通大學2024年的高考招生政策和學校人才培養等相關情況。
Q1:請您簡單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西安交通大學發端于創辦于1896年的南洋公學,是我國近代最早由政府創辦的兩所大學之一。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交通大學主體內遷西安。所以說,西安交大是一所為救國而生、為建國而遷、為強國而興、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哲、藝、教育、交叉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也是首批進入211工程的7所大學之一,首批進入985工程的9所大學之一。
Q2:學校的優勢學科及特色專業有哪些?
西安交通大學共有61個國家一流專業,一流專業占比高達81%,比較好記的說法,可以概括為“電動機管理”。所謂“電”,是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等強電、弱電專業,電氣工程和自動化專業所在學科在最近的學科評估中都位列頂尖。所謂“動”,是指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歷次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均為頂尖學科。“機”是指機械工程專業,新一次的評估結果也是名列全國高校前茅。所謂“管”,是指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領先學科。“理”是指數學、物理等理科專業,數學和物理分別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計劃和強基計劃,數學也同樣是領先學科。這些專業都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等科研平臺的支撐,師資力量雄厚,每個專業都有兩院院士領導的教師團隊,獲得過諸多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Q3: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優化舉措以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在拔尖人才培養方面,西交大自1985年開始少年班招生,是全國最早進行少年班招生并堅持到現在的高校之一。少年班擁有30多年辦學經驗,學校也因此積累了豐富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經驗,于2007年創辦錢學森班和侯宗濂班,培養在工科和醫科方面具有特殊創新才能的優秀學生。
2009年,學校數學和物理入選國家首批基礎學科拔尖計劃,并開始在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上進行深耕。近年,我校又開展了人工智能班、儲能班、未來技術學院等特色招生項目,在新興專業和專業交叉融合方面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
Q4:2024年學校招生政策有哪些亮點和新變化?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招生政策有4個要點非常值得考生們關注:
要點一、持續擴大招生規模: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繼續擴招,在2023年招生6100人的基礎上擴招50人,在全國31個省區市總招生計劃達到6150人。
要點二、優化招生目錄: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將原有跨學院大類的招生模式調整為以學院為主體的小大類招生模式,由原來的8個跨學院大類調整為27個以學院為主體的小大類。優化后的招生目錄,對考生更友好,更注重人才培養全鏈條整體規劃、更符合人才培養全階段發展規律。在志愿填報時,充分遵從學生興趣愛好,盡可能地尊重學生的選擇權利;在入學后,學生不用過于關注專業分流,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實踐和科研訓練上。
要點三、優化招生專業:
2024年西安交大增加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熱門、優勢學科計劃數。另外,新增了一個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
要點四、拔尖班的招生和選拔:
2024年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班的四個方向;數學、物理學、計算機、力學、基礎醫學等國家拔尖計劃班、人工智能新工科卓越計劃、儲能科學與工程新工科卓越計劃、侯宗濂班等專業部分計劃直接面向普通高考招生。
入校后,全校優秀理科生均可報名參加四大模塊的選拔,包括:錢學森班四個方向的部分計劃、未來技術學院全部計劃、生物技術基礎學科卓越計劃、越杰計劃全部計劃。其中越杰計劃選拔由35人增加至50人,以上模塊計劃選拔約300人。
Q5:學校在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有什么樣的特色和舉措?如何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學校與美、日、英、法、德、意、新、韓等4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協作關系,通過學位互認、學分互認、短期訪學、科學研究等形式全面開展人才培養和交流活動。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和地區大學之間的交流合作,學校牽頭發起成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UASR)。截至目前,已有40個國家170余所高校加盟。
同時,西安交通大學與世界名校聯合,強強聯手、優勢互補,開展特色化人才培養。與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共建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安交通大學米蘭理工聯合設計與創新學院),立足“新工科、大設計、重交叉”的學科發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發揮兩校在設計領域與工程領域的學科優勢,打造“國內一流、業界領先、世界知名”的設計學院。今年,建筑學和工業設計兩個專業各招生120人,共240人。
Q6:學校里的哪些專業課程備受學生們的喜愛?
院士、國家級人才、教授給本科生上課一直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傳統,在學校里面有一門課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就是陶文銓院士主講的《傳熱學》,陶院士80多歲高齡仍然堅持用標準的英文為本科生授課,他風趣幽默的授課方式是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西安交大校園里,聽“陶爺爺”講課,成了西安交大學子最新風尚,大家尊稱陶老師為“80后”院士。一直以來交大的老師都秉承并延續著這個傳統,我們的人才培養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2018年和2022年最近的兩次教學成果獎評選中,西安交大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
Q7:未來,學校愿意為學生做哪些創新性的嘗試,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怎樣的體驗?
在新工科建設方面,西安交通大學一直走在國內高校前列。2021年創辦國家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2022年作為首批12家創建未來技術學院的高校,始終在堅持探索建立新工科教育新范式。
為響應國家能源戰略的布局,加快儲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培養,支撐儲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應對儲能專業面臨的技術挑戰,學校聚集全校相關優勢學科和辦學力量,經教育部批準,依托和整合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和電氣工程兩個頂尖學科在內的六大理工類優勢學科,于2021年創辦國內乃至世界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充分發揮學科和專業優勢,大一學生開展儲能專業通識教育,大一末學生按照熱質儲能、儲能系統和電磁儲能三個模塊,結合個人意愿和綜合成績進行模塊分流,并進入相關學院進行模塊課程學習,學生可跨模塊選擇儲能專業特色課程全面滿足儲能專業人才培養需要。
學校貫徹新工科發展理念,與國家能源龍頭企業開展科教協同培養,同時整合學校能動、電氣、電子等學院現有實驗實訓基地,從師資、課程、平臺、產教等領域促進交叉滲透,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的有機銜接和深度融合,通過構建產教融合的創新實踐生態系統助力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Q8:學校在創新復合人才的培養上有什么新的嘗試?
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的通知》,確定并公布了12家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西安交通大學順利入選,成為全國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單位。學校未來技術學院以“未來科技牽引、學科交叉支撐、產教融合驅動、開放探究教學”為建設理念,圍繞推動“四新”建設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發,著眼未來科學技術領域與國家重大需求,實現人才培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有機結合。
作為交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試驗田”,立足“四個面向”,以激發學生創新創造活力為著力點,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突破傳統工程科學的人才培養框架,改善工程教育育人生態,搭建符合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及其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養平臺,探索構建以多樣性、前沿性、模塊化為特征的跨界融合項目驅動人才培養新模式。
我校還組建校企合作“雙師型”師資隊伍,構建前沿性、前瞻性的項目體系與課程體系,實施自主式、研討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提升中外交流水平,實行彈性學制,革新評價體系,探索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新機制,構建教研一體、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新范式。未來技術學院整合地、校、企多方資源,打造引領未來科技發展、培養復合型創新性人才新高地,培養造就未來領軍、總師、大師型人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