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8月21日電 題:壯鄉“巧女”賽巧迎七夕 游客體驗別樣風情
(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黃艷梅
“這幅繡品采用我們當地的傳統繡法,一針一線繡了5個月才完成,展現了那蓮‘巧女’勤勞能干的品質。”21日,在壯鄉廣西壯族自治區,79歲的楊桂珍在家門口擺“花臺”,向街坊及游人展示其創作的繡品《織女弄金梭 巧手織彩綢》。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將至,一年一度的那蓮“賽巧節”當日在廣西南寧市邕寧區蒲廟鎮孟連村那蓮街舉行。這一民間傳統民俗活動,至今已有200余年歷史。
一大早,在古樸的那蓮街上,各家“巧女”就在家門口掛上自制花燈,并在自家“花臺”上擺好精心制作的“瓜果雕”、精美繡品、編織手工藝品以及剪紙作品、畫作等。
精巧雅致的香包、姿態優美的白天鵝、栩栩如生的蜻蜓……出自楊桂珍之手的各式手工藝品引來眾人夸贊。楊桂珍還展出其創作的《七夕會》《男耕女織》《江山如此多嬌》等多幅“點米成畫”作品。
當天,織布、繡花、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制作、“點米成畫”現場演繹等活動逐一進行,參與者比手巧,賽作品構思之妙。
在古戲臺前,近百名學生集體演繹“點米成畫”,場面頗為壯觀?!拔覐男W一年級開始學習‘點米成畫’,我很喜歡,我會繼續學習讓自己的技藝更加純熟?!蹦蠈幨戌邔巺^第二初級中學初一年級學生張夢婷說。
“點米成畫”是流傳于那蓮街的民間傳統手工技藝,即以大米、黍子、小麥、高粱、豆類等為主要原料,在素描好的圖紙或白絹上,蘸膠水一粒一粒粘上,最終作出造型別致、五彩斑斕的米畫。
早年間,“點米成畫”只在民間流傳。自被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來,這項技藝得到進一步傳承和發展,畫作頻頻亮相“壯族三月三”等大型活動現場,并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進行了展演。
那蓮是個古老的圩鎮,過去是鹽運古道上的一個中轉圩埠,農業和手工業十分發達。除了比拼手藝,當地民眾當天還舉行了文藝演出及“七姐祈?!眱x式。
在八尺江畔,身穿清一色綠衣的姑娘肩挑水桶到社壇碼頭取水,姑娘們扮成仙女撒花祈福。街圩上,當地開桌設宴,制作品類多樣的傳統美食,款待八方來客,共同祈求國泰民安,生活幸福。
據悉,那蓮“賽巧節”最早出現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目前已被納入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當地積極推動非遺傳承,促進文旅融合,讓“賽巧”這一古老的特色民俗煥發出新的生機。
“我是第一次參加那蓮‘賽巧節’,極具民族特色,民眾參與性很強,儀式感滿滿,讓我體驗了一場鄉村七夕盛會的別樣浪漫?!睆V東游客蘇靜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