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凰晴書院看書的人們?!∈茉L者供圖
中新網長春5月3日電 (高龍安)在遠離市區的書院,讀書、寫書法、看風景;到鄉間的木工坊,做木工、結識新朋友……這個“五一”假期,不少年輕人選擇離開城市,去山野鄉間尋找放松心靈的度假方式。
【資料圖】
難得閑下來,吉林長春市民小楊決定去距離市區30多公里的“鳳凰晴書院”看一天書。不同于打卡“網紅”景點,來這間書院的人大多是為尋一份清靜。
在這里讀書、喝茶,以及使用書院的筆墨紙硯都不花錢,可以伏在案頭做一天“白日夢”,或是一邊玩手機一邊聽鳥鳴。
書院創辦人劉亞妮是一名心理咨詢師,曾在許多城市生活過。她說,建書院是她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特別是壓力大的年輕人,更需要一處回歸自然、放松心情的地方。
去年夏天,劉亞妮把一間廢舊倉庫改建成書院,又收集來近十萬冊圖書。每到假期,年輕的上班族、帶著孩子的家長都會來這里讀書寫字、閑坐賞景。后來,她在書院開設了免費的公益課程。
年輕人在體驗做木工?!∈茉L者供圖
劉亞妮把書院的日常發在短視頻平臺,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但她表示,不希望人們把書院當成“網紅”景點,為了保持安靜的讀書氛圍,書院開始實行預約入門制,每天的客流量控制在四五十人。
她認為,保持建書院的初衷,給人們一處放松心靈的地方,比讓書院出名更重要。
相比書院的安靜,同樣遠離城市的木工坊則要熱鬧許多。
5月1日至3日,吉林省靖宇縣花園口鎮的原木生活木工坊舉辦了“原木集市”,每天有三四百人駕車來到這里,其中多數是“80后”和“90后”。
拿幾塊木頭拼接成生活用具,在木板上雕刻美麗的花紋,人們在體驗過程中得到很多快樂。
木工坊創辦人陳大勇今年50歲,早年當過醫生、做過銷售員,38歲時因身體原因,決定離開城市學習木工。2016年,他在妻子的家鄉靖宇縣成立了木工坊。
后來,許多外地人來靖宇找他,有的為學一門謀生手藝,有的為尋找一種自由的生活方式。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程序員、教師、公務員……陳大勇說,做木工容易讓人安靜下來,是一種很解壓、很治愈的方式。
陳大勇認為,集市是一種生態,能帶給人新的生活體驗和不一樣的快樂?;顒踊I備了一個多月,他和徒弟們重新修整了院子、設計建造了小木屋、把舊面包車改成咖啡屋,長春師范大學的師生還幫助他們繪制了墻體畫。
三天時間里,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聚在一起,做木工、拔河、畫石頭、看露天電影,享受著“放空”的快樂。
陳大勇說,他想在大理再建一間木工坊,擴大經營范圍的同時,順道看一看遠方的世界。(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