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煙臺5月1日電 題:山東煙臺:從“廣興果園”到“水果之鄉”
作者 楊勝武 王嬌妮
(資料圖片)
150多年前秋天的一個早上,美國傳教士倪維思從山東煙臺的居所“南樓”邁步下來,帶人挑著“廣興果園”種植的蘋果,行至西南河對岸的所城里集市。他栽種的西洋水果因個頭大、口感好而受到青睞。
山東煙臺作為中國水果主產區之一,除了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氣候條件造就,倪維思功不可沒。
倪維思出生于美國紐約州的一個農場主家庭,從小跟爺爺學習果樹種植與管理,長大后又自學了植物學和園藝學。1854年,倪維思和妻子海倫來到中國,起初在上海、寧波、杭州等地傳教。1861年轉赴登州(今蓬萊),1871年秋又遷居煙臺。
地處北緯37度的煙臺,與紐約州的自然條件相似。倪維思認為煙臺十分適合種植蘋果和其它蔬果,便在毓璜頂所居“南樓”附近的山坡買了10畝地建果園,陸續將草莓、櫻桃、蘋果、李子、梨、葡萄等幾十種果蔬引進煙臺,用西方優良的水果苗木改良當地的品種。他相信煙臺乃至周邊的果業會因此而廣泛興起,并給果園起名“廣興”。
倪維思還寫信給美國的親朋好友,以及歐洲和日本的同行,向他們求購最好的果蔬苗木。在當時的“廣興果園”里,春有櫻桃,夏有洋梨,秋有葡萄和蘋果……這些西洋水果不論品質還是口感都優于當地水果,逐漸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
據悉,在西洋蘋果引入前,煙臺本地栽種的是沙果、柰、頻婆、花紅、秋子等綿蘋果。西洋蘋果引進后,附近農民將枝條嫁接到本地的“沙果”海棠樹上,此后中國逐漸有了“青香蕉”“紅香蕉”“金帥”“小國光”等主要品種。20世紀50年代,中國其它蘋果產區從煙臺引進苗木、學習技術,“煙臺蘋果”的風味傳到中國大江南北。再后來,中國引進日本“富士”蘋果,并不斷選種發展,選出了30多個優良品種,構成了現在的蘋果栽培體系。
據《煙臺蘋果發展史》記載,僅倪維思引進的蘋果品種就多達13個。作家吳殿彬在他的紀實文學《紅蘋果》中寫道:“毫無疑問,倪維思引進西洋蘋果改變了煙臺甚至更多地區的農業產業結構?!?/p>
魯東大學副教授王海鵬在《世界宗教文化·倪維思在煙臺的最后歲月》里寫道:“他為煙臺帶來的各式西洋果樹,作為獨特的‘福音’造福于當地的百姓,也成就了中西科技交流史上一個奇跡。是倪維思使煙臺水果譽滿天下,也使煙臺成為水果之都。”
目前煙臺蘋果種植總面積280萬畝,年產量570萬噸。在蘋果市場百花齊放的當下,煙臺蘋果連續13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品牌價值超過150億元人民幣。
不僅是蘋果,煙臺的大櫻桃、葡萄酒等也享譽海內外,出口至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水果之鄉”。
倪維思在煙臺旅居22年,64歲逝于煙臺。在煙臺山腳下的濱海廣場,立有一塊“廣興果園”的歷史刻石,紀念倪維思以及他引進西洋水果的善舉。(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