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北京8月27日電 (記者李彤)“鹽堿地問題,是一個即古老又新穎的課題。”“鹽堿地對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帶來了挑戰。”在日前舉辦的中國耕地保護與鹽堿地綜合利用大會上,參會嘉賓表示,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發現和利用鹽堿地的本質規律,探索科學管理和利用鹽堿地的途徑,提高鹽堿地的生產力和生態功能。
鹽堿地是指土壤中含有過量可溶性鹽分,影響植物生長和土壤質量的土壤,對農業生產和環境保護構成了嚴重威脅。會議期間發布的《全國鹽堿地科學利用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顯示,鹽堿地幾乎分布于世界上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區,我國幅員遼闊,自然資源復雜,鹽堿地分布主要在西北內陸、華北、東北及長江以北沿海地帶。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表示,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護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具有明顯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今后一個時期,應將耕地保護與鹽堿地綜合利用作為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匯聚強大力量推進。要著眼于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需要,明確“以水定地科學開發、集約配套系統開發、適度有序分類開發、建管并舉長效開發、多方參與合理開發”五大原則,重點在“拓、擴、提、促”四個方面做文章。
曾衍德說,首先要通過工程建設拓水源,合理統籌調配流域間、區域間的水資源,有力支撐鹽堿地資源開發利用;其次要通過土地整理擴面積,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分類推進土地綜合整治,有序拓展鹽堿地資源空間;三是通過技術集成提質量,因地制宜集成應用農藝、品種、管理等技術模式,整體提升新開發耕地地力水平;四是通過創新機制促開發,著力破解資金、技術、政策難題,凝聚多方力量,推進要素集聚、政策集成、力量集合。
原農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尹成杰提出,加強耕地資源保護工作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內容,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我們要樹牢耕地安全底線思維,加大耕地守存擴增提質力度。牢固樹立耕地數量安全、質量安全、利用安全、環境安全、置換安全、防災安全等六大安全底線思維;以耕地安全底線思維,從戰略高度全方位全環節建立健全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制度性安排;以耕地底線思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良田非糧化’,深入實施耕地質量提升工程,加快鹽堿地綜合治理和邊際土地合理利用,強化耕地守存擴增體制科技支撐和投入支持?!币山苷f。
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張紅宇表示,面對大國小農、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要精打細算利用好每一塊土地,做到惜土如金、地盡其用,要從保數量、提質量、加強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三個方面讓有限的耕地發揮最大價值。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梅旭榮,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主任謝建華,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副主任趙財勝,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總工程師王文杰等專家分別作了題為“科技創新支撐鹽堿地綜合利用”“加強耕地保護利用 夯實糧食安全‘耕’基”“牢固樹立耕地安全底線思維”“鹽堿地治理技術與工程實踐”“加強耕地污染源頭防控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專題報告。專家認為,要進一步提高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的重要性認識;加強耕地保護,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久久為功努力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