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簡稱“特殊區域”)之一,綜合保稅區(簡稱“綜保區”)又迎來了綜合改革方案。8月16日,在海關總署發布會上,《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海關總署日前印發了《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推出23條改革舉措,為我國更高水平開放進行制度創新探索。
“我國的特殊區域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歷經30余年的發展,以綜保區為代表的特殊區域從無到有,由小變大,逐漸發展成為引領開放型經濟建設的重要平臺?!痹诎l布會上,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定區域發展司司長陳振沖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共有各類特殊區域171個,其中綜保區161個,分布在全國的31個省區市。
(相關資料圖)
綜保區在開放型經濟發展中到底承擔怎樣的角色?陳振沖給出一組數字,2022年,以綜保區為主體的特殊區域進出口值8.4萬億元,同比增長7.4%,占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19.9%,以不到十萬分之五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國近五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值。
記者在各地綜保區的采訪中也看到,作為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重要樞紐,區內的貿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推著貨車不斷往返的揀貨員、轉動不停的傳送帶、一個個從流水線上滑過的包裹,正在熟練地打包裝車的工作人員……每一天,南沙綜保區內的跨境電商出口倉庫都是一片繁忙景象。在首創“跨境電商出口退貨監管新模式”的基礎上,發揮綜保區政策功能優勢,南沙海關推出“特殊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拼”模式,推動中國制造商品“賣全球”。據估算,應用“特殊區域跨境電商出口集拼模式”后,南沙綜保區內試點企業每年可以降低綜合物流成本約5000萬元。
不僅跨境電商,隨著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企業產生了維修、檢測、研發等附加值更高的新業態需求。8月,走進蘇州工業園區的碧迪快速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二級生物實驗室,科研人員正為新款生物醫藥制劑產品的研發而忙碌著?!霸谀暇┖jP指導和幫助下,我們保稅研發業務得以快速見效,不僅通關時效縮短、資金更優惠,創新產品的研發進度也將大幅提前?!惫疚锪喜拷浝碇莒o說,今年1至7月,公司進口保稅研發料件總額同比增長294%。
貿易投資的便利化進一步增強了綜保區的集聚效應。如今,綜保區等特殊區域正在承接越來越多的國際產業分工,吸引了一大批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拉動力強的制造業巨頭入駐。同時帶動國內投資、輻射周邊經濟,促進配套產業快速發展,發揮區內區外聯動、產業集聚發展的效應。
“比如,重慶西永綜保區7.5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匯聚了惠普、華碩等多家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帶動100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業,全球每生產4臺筆記本電腦,就有1臺出自西永綜保區。”陳振沖說。
這些制度創新成果還在從綜保區走向全國。據介紹,特殊區域作為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的重要載體,截至目前已先后探索推出“四自一簡”“先進區、后報關”“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等多項監管創新制度,并在全國復制推廣,發揮了制度創新“試驗田”作用。
新的發展階段,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對綜保區等開放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成為綜保區接下來的改革重點。陳振沖介紹,為將綜保區建設成為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海關經過深入調查摸底,反復研究論證,圍繞政策供給、功能拓展、手續簡化、流程優化、制度健全5個方面,研究提出一攬子改革舉措。其中,海關職責內的23條改革舉措即上述《方案》已經正式印發,另有涉及外部委的10余條改革舉措正在積極會商,在達成一致后另行出臺。
其中,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綜保區正在由原來的“兩頭在外”為主,轉變為對內對外雙向開放并重的經濟功能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為此,《方案》提出了調整優化綜保區檢驗檢疫作業模式和作業流程,推動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簡化區內設備解除監管出區手續,實施卡口分類分級管理,增強企業獲得感;對進出綜保區的貨物實施差異化風險防控模式,實現順勢監管、高效監管等改革舉措。
另外,面對建設貿易強國、推進貿易創新發展等新需求,《方案》提出推動動態調整保稅維修產品目錄,解決維修目錄范圍較窄、調整機制響應不及時的問題;支持跨關區保稅展示交易,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支持建設研發創新、服務貿易等特色型綜保區的改革方向。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教授竺彩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綜合保稅區作為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在引領貿易創新發展方面始終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
她進一步分析,目前,我國綜保區的主要功能正在從傳統的保稅加工制造向保稅維修、保稅研發等領域轉型,體現了綜保區正在引領我國對外貿易主要模式從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轉型,有利于推動我國企業轉型升級。
展望未來,竺彩華認為,《方案》的出臺和系列改革舉措的陸續落地,有利于各地充分利用綜保區的政策功能和業態,不斷創新海關監管模式,加強科技賦能,優化營商環境,大力發展符合本地特色和優勢的外向型產業和經濟業態,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做出貢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