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資料圖片)
“我發在自己社交平臺上的照片,莫名其妙被別人‘掛廁’了,對方發表了不少貶損我的言論,評論里也都是對我的人身攻擊。”近期,不少網友僅僅因為一兩句跟帖評論就遭遇“掛廁”辱罵,引起了公眾對“網絡廁所”這一現象的關注。
何為“網絡廁所”?
簡單概括就是網絡空間里的匿名社交圈子,參與其中的人被稱為“廁妹”。他們或對普通人、網友進行人身攻擊、謾罵,或對社會公眾人物進行評判,引起粉圈罵戰。總而言之,這些圈子里充斥著各種負面內容,如同一個臟亂的情緒廁所。
與大多數網絡圈子類似,“網絡廁所”有兩層保護色:匿名空間和群體。比起個人賬號,“廁所”具有一定的公共屬性,可以讓個體的聲音“被聽見”;而其內部的隱匿機制又賦予了個體一定的保護權限,使得他們可以隨意宣泄而不必“被凝視”“被審判”?!驹敿殹?/p>
“網絡廁所”,散發網暴臭氣
“網絡廁所”是虛擬的,“廁友”是匿名的,對他人的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暴露個人私密信息、杜撰假消息侮辱他人、相互煽動仇恨和暴力,損害的是他人正當權益,傷害的是社會文明風氣。尤其令人擔憂的是,“網絡廁所”的關注者、投稿者和被“掛”者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各種污言穢語玷污童真、扭曲三觀,甚至有未成年人被“掛廁”而導致悲劇發生?!驹敿殹?/p>
正如《烏合之眾》所言,“群體盲從意識會淹沒個體的理性,個體一旦將自己歸入該群體,其原本獨立的理性就會被群體的無知瘋狂所淹沒?!碧摂M空間里,一些情緒發育尚未穩定的人和一些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足夠關懷的人,集聚在這個“隱秘的角落”,相互影響和同化,長此以往,隱匿空間自然烏煙瘴氣、臭氣熏天?!驹敿殹?/p>
協同發力,把“網絡廁所”打掃干凈
如何制止這種“廁所文化”,避免負面、消極情緒走向極端,是亟待各方思考的問題。鑒于此前公眾及監管部門對于“網絡廁所”的關注不夠,盡快加強網上監管力度顯然是必要的。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廁所號”之所以產生的社會心理?!驹敿殹?/p>
從長遠來看,打掃干凈“網絡廁所”,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協同發力,加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宣傳教育,從根子上引導青少年正確用網、文明用網?!驹敿殹?/p>
(以上綜合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北京晚報)
V視角:
@西柚羨:一些號根本不是個體戶,背后有公司下場操作。
@早安瑪卡巴卡233:掙昧良心錢。
@RABBIT瑞比特兒:這些人真是無聊到家了。
@曉看天se暮看yun:正常的網絡空間都被這些廁品擠壓了。
@很喜歡寶:平臺要負責??!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肆無忌憚攻擊他人、刻意誘導罵戰引流……“網絡廁所”野蠻生長,一方面傷害他人正當權益,另一方面,也容易讓一部分用戶沉溺其中,三觀扭曲。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容不得這些污穢聚集,亟待亮出法律之劍,加大處罰力度,強化平臺監管責任,還網絡空間一片清朗。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