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產業融合的浪潮,正席卷而來。
(資料圖)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近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創新“助跑”,力促人工智能發展;“AI+”應用場景加速落地,從消費端向生產端滲透,與制造、醫療、能源、交通、城市建設等領域深度融合,全方位融入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促進制造變“智造”,打破著固有的行業邊界,彼此相互嵌入、衍生、轉化、合成、提升,形成更高效率、更高價值的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這是大事、大勢。
順大勢,謀大事。只有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努力搶占戰略制高點,才能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權。
從“有”到“優”的必然選擇
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產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而從無到有,我們經歷了艱辛的探索。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個又一個“五年”,奠定、夯實了大規模工業化的根基,中國的工業化得以融入世界市場。
也必須看到,“大”不等于“強”,“全”也不代表“優”。核心能力短板、關鍵能力短板、基礎能力短板以及核心關鍵技術被“卡脖子”的現實,折射出整個產業體系的“堵點”和“斷點”。我國制造業總體上仍處于國際分工體系的中低端環節,產業結構中高精尖產業占比較低,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環節發展滯后,三次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不高且不均。
停留在“有”,無法支撐高質量發展要求,也無法匹配強國建設目標。實現從“有”到“優”的躍升,在加快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上下功夫,是必然選擇。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認為,產業體系的融合化,成為重要著力點?!艾F代化產業體系不是若干產業門類的簡單拼盤,而是一個內部存在有機聯系、功能互補的復雜生態體系。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行業邊界越來越模糊,前沿科技跨領域交叉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推動產業門類之間、區域之間、大中小企業之間、上下游環節之間高度協同耦合,更好釋放產業網絡的綜合效益?!?/p>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能只盯一處,不顧其余。“從目前三次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看,不能片面地強調發展任何一個產業,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能夠提升資本、勞動力的利用效率,帶動整體國民收入的提升;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有利于我國經濟規模的擴大,提升整體經濟效率,但資本有機構成的增加使得資本收益增長更快,不利于勞資收入差距的縮??;第三產業比重上升有利于就業增加,平抑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但會使增長規模和經濟效率提升受到一定限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輝表示,三次產業只有融合發展,才能拉長價值鏈條,提高產業含金量,使國民經濟發展更加平穩和健康。
這種融合,是競爭力所需要的。眼下,全球價值鏈加速調整,大國競爭日益激烈,哪個國家具備更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就會在競爭中占據優勢。
這種融合,也是安全性所需要的。全球產業鏈重構、戰略性資源產品國際供給波動巨大、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多重因素疊加,我國產業發展面臨高端回流與中低端分流的“雙向擠壓”,只有加快打造更具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有效應對嚴峻挑戰。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等是發力點;黨的二十大擘畫的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包括“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一體部署、一體推進,凸顯發展的大邏輯,瞄準的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要求。
“制造+服務”的發展新優勢
農業“接二連三”,工貿聯動發展,現代服務業對工業生產全流程進行輔助促進;在消費電子行業,“硬件+數據+服務”悄然興起,傳統硬件制造商轉型為智慧服務提供商;汽車制造企業開始發力汽車后市場服務,拓寬著新業務領域;快遞企業打造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嵌入式電子商務等“快遞進廠”模式,從單一的物流運輸升級為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服務……技術創新賦能之下,一批具有鮮明產業融合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應運而生,塑造著發展新優勢。
與此同時,某些不適應、不適合產業發展新趨勢甚至違背融合發展的認識和行為也在干擾著發展節奏。有的對制造業與服務業采取僵化的“兩分法”,將制造業與服務業割裂開來,服務業可以替代制造業;有的在嘗到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甜頭后,把產業體系的“現代化”簡單地等同于提高服務業比重,或是以扭曲其他產業為代價“拔苗助長”發展第三產業、制造業占比過早過快下降;有的供給與需求錯位發展,或轉化動力不足、合作不穩,科技創新助推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的梗阻仍然不少。
前車之鑒,不容漠視。一些拉美國家因為過早“去工業化”,制造業體系逐步瓦解,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無法自拔;一些發達國家把一般制造業大量外包外移,只將服務于制造業生產環節的研發、品牌管理等高端環節留在國內,導致產業空心化、泡沫化,社會問題不斷滋生,近幾年雖盡全力推動“再工業化”,但國際公認成效欠佳。
因此,前不久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避免割裂對立”。
三次產業并不是“此消彼長”的一塊蛋糕,而是融合之中可以越做越大的蛋糕。制造業的發展既需要以農業為基礎,也需要高水平服務業的賦能;生產性服務業也好,生活性服務業也好,又無不依托于一個發達的工業體系。比如,生產領域的信息服務、設計研發、倉儲物流和技術支持服務,都是為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的;生活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也是隨著工業化不斷推進,社會產品日益豐富,人民基本需求得以滿足后才出現的。
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發展,是相互借重、相互倚靠的螺旋式上升。特別是服務型制造是對制造業的重新定義,無論從經濟學理論還是從產業實踐來看,向服務型制造拓展和提升,是制造業拓展盈利空間、重塑競爭優勢的必由之路。
有數據顯示,從國際平均水平來講,制造企業服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約在30%。世界500強中約有20%的企業,其服務收入達到50%左右,部分甚至達到70%以上。
由于起步較晚、專業化和高端化發展水平偏低,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尚無法完全釋放對先進制造業的強大賦能引擎作用,面臨發展不平衡、協同性不強、融合深度不夠以及政策環境、體制機制難以完全適應發展進程等問題?!皟烧叩膽鹇詫硬蛔悖诤戏绞絾我?、融合環節較少,利益聯結松散,主導企業少、帶動能力不強,相關體制機制尚不完善。更好把握產業融合發展趨勢,需以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深化兩者的業務關聯、鏈條延伸、技術滲透,積極探索新業態新模式新路徑,推動產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魏際剛認為。
“培土育肥”塑造產業生態
推動產業相融相長、耦合共生,不僅僅是產業之間的組合,更是產業重構與再造,需要從市場鏈、產業鏈、價值鏈等方向思考。促成這一系列思考落地,需要“培土育肥”塑造產業生態。尤為重要的,是建立促進一體化融合發展的產業政策體系,強化公平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強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協同;是勇于破除路徑依賴,同步推進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不斷提升政府產業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要完善新發展階段的產業政策,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強化戰略性領域頂層設計,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戰略性資源支撐,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要更加重視藏糧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作出的一系列科學部署,正是產業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指向。
探索與產業融合發展趨勢相匹配的產業生態,必須更加注重各產業、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兼顧發展需要和現實能力、中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而貫穿其中的,是對一些突破點的精準把握。
——基礎設施的支撐。基礎設施為產業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務,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基建”引發跨技術邊界強強融合、釋放能量,不可小覷。如何用好“新基建”?“新基建”如何走好“新”路?這一切的根本在因地制宜。對于5G、大數據等相對成熟的設施,各地可以創造條件大力推廣;對于人工智能等還處于發展中的基礎設施,應采取不同策略,切忌蜂擁而上,避免重復建設帶來的浪費與低效。
——平臺企業的匯聚。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推動下,一批“制造—服務平臺”或“服務—制造平臺”涌現,工業互聯網就是其中的代表。隨著其蓬勃發展,產品、機器、數據等實現互聯互通和綜合集成,促進設備運行、車間配送、企業生產、市場需求之間的實時信息交互,全生產過程變得更加精準有效,展現出平臺的力量。適應這樣的發展需要,加快完善有利于平臺型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明確平臺運營規則和權責邊界,提升其整合資源、對接供需、協同創新的功能,支持平臺型企業帶動和整合上下游產業,才能發揮平臺的力量。
——要素部門的合力。一、二、三次產業的互補共贏,需要各類要素的匹配跟進,這就意味著,還要在產業之外下功夫。只有讓產業部門和要素部門緊密配合、深度協同,全面提升科技、金融、人才服務對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撐水平,建立現代化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人才引培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才能打造強大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最終建成現代化的產業體系。
突破點之上,又添著力點。前不久,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獲審議通過。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旨在通過專業化分工和協作,不斷促進資源要素在一定區域空間內的高度集聚,帶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發展,形成區域內產業小循環。在先進制造業集群這個小循環里,產業、科技、金融與人才協同配合形成的產業“小生態”,是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大生態”的重要組成。
方向已明,奮楫篤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穩步前行,現代化產業體系釋放出的新動能不可限量!
(經濟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經濟日報記者 齊東向 顧 陽 牛 瑾 佘惠敏 黃 鑫 歐陽優 執筆:牛 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