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記者孫博洋)“當前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既極大拓展了信息的受眾人群,提升了信息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也使得提高公眾的食品安全與營養素養成為一項更為緊迫的工作,科普工作還需下大功夫。”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在《營養大真探》科普求證節目上線發布會上表示。
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司司長周石平表示,希望社會各界協同共治,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運用公眾易于理解、接受和參與的方式,高質量普及食品安全與營養知識,引導公眾科學認知特殊食品、增強對欺詐和虛假宣傳的辨別能力、樹立健康安全科學理性的消費理念,推動消費環境改善,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原司長高延敏表示,營養健康行業進入了較快的發展時期,營養健康食品正在走向剛需,行業發展潛力正在釋放,預計未來將會是非常大的消費市場;營養健康行業也借助于數字化轉型,實現品質化和高端化發展。
國民營養健康專家委員會顧問張志強表示,營養是一門科學、是一門學問,有源于學術本身的復雜性,所以只有通俗易懂的營養科普才能讓復雜的營養科學知識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為老百姓所知曉所理解,讓復雜的營養科學知識轉化為普通老百姓的健康飲食行為。
中國兒童中心兒童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夏蕊認為,科普兒童的食品安全和食物營養,是改善兒童飲食行為,提升營養素養和營養健康狀況的良好手段,不僅關乎食品行業的良性發展,更關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認為,食品行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謠言也是最易傳播、最易輕信的地方,因此給予消費者準確、清晰的信息至關重要。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表示,面對營養健康產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營養科學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做好營養科學的科普工作,通過提升消費者的營養知識素養,促進營養的科學理性消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