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構建縣域小微產業鏈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手段??h域小微產業鏈是依托縣域優勢資源,延長既有供應鏈、技術鏈和價值鏈,在縣域內形成參與度廣、帶動能力強、城鄉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模式,把產業價值留在縣域內,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發展縣域小微產業鏈,能夠通過供應鏈解決縣域勞動力就業問題,通過技術鏈提升競爭力,通過價值鏈促進縣域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政府、企業和百姓三方共贏。
但目前,縣域小微產業鏈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一是部分產業鏈不長。產業輻射范圍有限,農戶參與度不夠高,帶動能力有限。產業鏈各環節聯系還不夠緊密,品牌建設較為滯后。二是終端產品價格低,市場話語權不夠強。以初級產品和低端產業為主,產業增值留在縣域的比例較小,產業成長性較弱,對就業的吸引力和承載力不足。三是技術研發投入比較少,技術含量不太高。
對此,應明確縣域小微產業鏈的發展方向,推動產業鏈發展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一方面,應按國家政策要求,以數字經濟賦能縣域傳統產業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另一方面,通過開展現有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培育工作,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縣域傳統特色產業由粗加工、中間品環節向制成品、品牌構建延伸,向研發、設計等領域拓展,提升傳統特色產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補齊短板,促進縣域小微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從供應鏈、技術鏈、價值鏈三個角度補鏈、延鏈、強鏈。補鏈,就是補齊短板和弱項,確保關鍵時候“不掉鏈子”;延鏈,就是延伸產業鏈;強鏈,就是讓長板變得更長,增強發展主動權。應圍繞縣域產業鏈發展需求強化產業招商,培育能引領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和新興工業。通過招商引資承接更多的產業轉移項目,并與現有產業配套形成協作關系。加大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營造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創新環境,加快新技術的應用。加強產業配套能力,在推動縣域傳統產業綠色轉型的基礎上,以新興產業、優勢產業帶動其他產業協調發展。扶持重點骨干企業、龍頭企業發展,使之成為縣域產業集群的核心主體和產業升級的帶動力量。
因地制宜,培育符合本縣域實際的小微產業鏈。圍繞資金、空間、政策、勞動力、資源、成本6大要素,選擇具有成長價值的縣域小微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和推動農業農村部試點開展的農業全產業鏈“鏈長”制,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任“鏈主”。推動發展縣域產業鏈金融,提升金融助力產業鏈發展質效。搭建平臺,建設信息交流、企科對接、要素對接等平臺,聚合科技、資金、土地等要素。優化縣域小微產業鏈發展政務環境,對符合縣域小微產業鏈選擇條件的項目,加大支持力度。 (作者:王克修 來源:經濟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