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綠色是農業的底色,生態是農業的底盤。農業農村領域減排固碳,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潛力所在。作為一種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的農業生產方式,低碳農業旨在通過產業調整、技術創新、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手段,減少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和損耗,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促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近年來,我國多地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
截至2022年末,上海已全面完成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創建,建成2個示范區、10個示范鎮和100個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大、中、小生態農業循環利用體系。與此同時,加強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生態農場建設,全面落實化肥農藥減量,積極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畜禽糞污和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推進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浙江省余杭區圍繞健全綠色循環發展體系,優化出臺《關于推進余杭區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各類政策,提高畜禽糞污、秸稈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實現“變廢為寶”。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發展生態低碳農業。發展以資源利用集約化、投入品減量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為特征的生態低碳農業,能大幅降低農業碳排放強度,提升農業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能力。
多地實踐顯示,通過打造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全鏈條拓展農業綠色發展空間,推動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正在切實把農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
比如,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完成了浙江省首單茶園碳匯交易,松陽縣李山頭村的3278畝茶園累計產生1416噸碳匯,實現交易額5萬元人民幣;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全球環境基金農業示范區內,通過采取固碳、減排、氣候變化適應以及增效增收等技術,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減少15%至25%、固碳量增加12%至17%、作物單產增加5%至10%的成效……在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大背景下,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
《2023中國農業農村低碳發展報告》顯示,我國農業碳排放總體強度較低,單位農業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及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均遠低于美國。報告援引了2014年的公開數據,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生產總碳排放量為8.2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只占全國碳排放的6.7%,但農業生產總值占GDP總量的9.5%。也就是說,我國農業生產以1/16碳排放量,創造了近1/10的GDP,以較低的農業碳排放強度,保障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的穩定安全供給。
在減排舉措上,我國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農業減排固碳戰略、政策和技術措施研發推廣等,已基本建立了農業農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政策和技術體系。如構建秸稈還田下水稻豐產與甲烷減排的稻作新模式,實現水稻增產最高達8.8%、氮肥利用增效超過30%、稻作節本增收8.3%~9.7%和甲烷減排31.5%~71.7%的顯著效果。
去年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出臺的《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到2030年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推進的合力充分發揮,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業內相關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生態低碳農業發展,要求在減排固碳的同時,還要做到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資源利用與區劃團隊首席科學家尹昌斌表示,發展生態低碳農業,要辯證地把握農業發展與碳減排的關系。比如,要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保護性耕作制度和節水農業、開展化肥農藥減施行動、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等綠色發展技術模式和措施,構建“控源優先、減耗為主、增匯為輔、循環利用”的低碳農業體系,提升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增強土壤固碳減排能力,促進農業生產高效率、低能耗、低碳排、高碳匯。(記者 楊秀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