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央企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近日在沈陽舉辦。會后,中央企業與東北三省一區進行合作項目簽約,簽約合作項目達111個,總投資超5000億元,涉及工業、農業、能源、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僅今年落地及后續的投資帶動社會配套資金將以萬億元計。
這些投資的共同特點,就是用在“刀刃”上,用在產業最急需、投資發揮最大效力的地方。比如6月26日在遼寧鞍山開工的陳臺溝鐵礦項目,中國五礦集團投資超百億元,是國內首個超深井、超大規模開采的“雙超”礦山,對提升礦產資源自主保障能力具有戰略意義。中國五礦集團董事長翁祖亮表示,將深化拓展雙方務實合作,共同打造央企與地方合作的標桿典范。
為何聚力東北?
(資料圖片)
座談會代表多次言及東北的分量。大國重器看東北,糧食安全等“五大安全”牽系東北。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新時代的東北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
“中國一重扎根東北近70年,在黑龍江、遼寧等地深耕核電、石化、鋼鐵冶金等十大裝備領域,創造了數百項‘第一’?!敝袊恢丶瘓F總經理徐鵬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東北振興事關國家“五大安全”,關乎發展大局。東北全面振興一直在加力,一系列支持、幫助、推動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持續推出。近年來,東北地區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今年一季度,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分別為4.7%、8.2%、5.1%、5.6%。
優勢都在哪里?
東北地區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在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經理王海懷眼中,東北區位優勢明顯,在資源稟賦、教育和科研等方面也獨具特色。
共性之外,東北三省一區也有各自特色和比較優勢。
遼寧產業基礎雄厚,大國重器集成;科教資源富集,創新活力迸發;文化獨具特色,歷史底蘊深厚。當前,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已形成高度共識,全省上下爭先進位的熱情空前高漲,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氛圍愈發濃厚。
吉林正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立足自身糧食產量、老工業基地、風光電新能源、冰雪避暑旅游、科教大省等優勢,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千萬頭肉?!苯ㄔO、汽車產業“上臺階”等重大工程。
黑龍江農業資源優勢得天獨厚,同時工業體系較為完備,科教實力雄厚,旅游資源豐富,這些條件疊加為央企與地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廣闊領域。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持續強化的政策扶持,為黑龍江打開向北開放的廣闊合作前景。
內蒙古自然風光壯美,物產資源富集,生態功能重要,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內蒙古壯大優勢特色農畜產品產業集群,打造中國糧倉;開發“大好風光”,共享現代能源經濟發展新機遇;探索轉型路徑,共同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
“如今的東北黑土地,正日益成為改革的熱土、開放的厚土、發展的沃土,值得我們深入探索?!敝袊L江三峽集團董事長雷鳴山如是評價。
怎樣抓住機遇?
東北地方企業有強烈的補“短板”意愿。央企有創新資源優勢,借央地合作實現“技術外溢”,可改變東北“吃資源飯”、在產業鏈低端徘徊的被動局面。各方均期待央地開展科技創新聯合攻關,協同推進更多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鋼鐵、稀土、煤炭、電力、新能源合作的技術層級。
拓寬合作領域也是央地聯手的發力點。高標準高質量謀劃布局一批新的重大項目,助力東北強特色、鍛長板、筑優勢。正如遼寧省委書記郝鵬所說,希望中央企業與東北、遼寧在產業領域深化合作,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將更多本土企業納入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助力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國資委主任許振山認為,東北三省一區優勢互補,需要加強橫向協作。希望推動三省一區國企聯動發展,實現規劃協同、產業互補、創新協力、企業互助的良好局面,打造新時代東北振興的戰略支撐力量。
央地攜手有力推動了央企提質升級。“與東北深化合作,將對央企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闭劶昂献髑熬?,中國城鄉控股集團董事長胡國丹這樣說。
如何避免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如何讓民營經濟加入合作?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東北產業結構偏重,央企投資要避免“重上加重”,高質量發展要有效防止低端產能過剩,防止對重化工業的“路徑依賴”。另外,央地合作應注重發揮市場力量,建立市場化的投資體制、項目落地機制。百億元、千億元級別的合作大單,可積極吸納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的力量。東北全面振興,是開放式合作,所有的社會資本都應受到平等對待。(經濟日報記者 孫潛彤)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