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9日電 在中國式現代化經濟發展新形勢下,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順應時代背景、契合國家戰略需求的必然之舉,也是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何加快數實融合,為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相關資料圖)
2023中新財經年中會“數字新生態”主題論壇現場。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6月29日,2023中新財經年中會主題論壇五——“數字新生態”在北京舉行。該主題論壇由中國新聞網主辦,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聯合主辦。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表示,數字中國建設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數字生態與整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和前景緊密相連。人工智能是“進擊的巨人”,但是我們現在還不用太害怕它。在當前階段,我們這一代人一方面鼓勵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通過法律等手段去筑起圍墻,將來保護人類。
董煜認為,下一步將全方位地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步伐。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要素建設方面發力,要加快數字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也要守好數據安全的底線,要打造和完善國內數據治理體系,加大與國際數字領域的合作力度。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以線上視頻形式發言。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通過視頻發言表示,今天一個產品重要的技術變革方向是硬件在通用化、服務在可編程,企業競爭的焦點正從硬件競爭拓展到控制的變革、軟件的變革。比如現在的汽車廠商需要重新思考自己是制造商還是客戶運營商,區別體現在能否實時滿足客戶的需求。
安筱鵬認為,今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本矛盾是,企業全局優化的需求和碎片化供給之間的矛盾。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在數據+算法定義的世界中,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對工業互聯網公司來說,核心競爭力是一種進化能力,即如何從一個項目公司、產品公司進化到平臺公司。
百度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晨。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百度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陳晨指出,全球在關鍵技術領導地位上面競爭日益激烈,明線有經濟實力、科技的競爭,還有一條暗線,即法律、政策、軟實力的競爭。
陳晨對比了美國和歐盟的人工智能監管的差異。監管思路上,美國更希望市場決定,以市場為導向,更加注重效率,所以美國的科技發展得非??欤粴W盟采用了預防的方法,在傷害出現之前先進行監管,更加注重安全,這也導致了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監管目的上,美國更多的還是用軟規則促發展,保護他的領先地位;歐盟考慮的是在道德、法律上更加嚴格的約束,在人權、公平、被歧視等方面都非常重視。這些都對中國的立法政策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華為中國產業Marketing部副部長陳亞新。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華為中國產業Marketing部副部長陳亞新表示談到了最近ChatGPT火熱的現象。他認為, ChatGPT和VisionPro兩個熱點都表明,數字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已經進入了跨領域、跨企業的聯合、協同創新的新階段。ChatGPT需要大算力、大數據、大算法的聯合創新,VisionPro則需要大顯示、大聯接、多傳感等端云協同創新。
陳亞新表示,數字中國對產業各方都有存量的發展機會、變量的發展機會和增量的發展機會。數字中國深入發展需要技術持續創新及產業化,從單一技術、單一企業的“單打”創新模式,走向跨領域、跨企業的“團體賽”聯合創新模式成為必然。在數字中國的發展中,通過聯合創新、協同創新,至少會形成技術新生態、業務新生態、商業新生態三大數字新生態。
京東集團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太輝。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京東經濟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太輝表示,數字化轉型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重要抓手,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整個經濟發展的效率,以及潛在增長率和產出效率。通過數字化促進大中小企業的融合創新,也是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
朱太輝舉例稱,當前網絡直播、網絡購物、網絡支付、網絡通信等領域的線上消費者規模超過了8億人次,這些領域對于數字化程序的使用程度接近甚至超過80%。所以這些平臺企業和大中龍頭企業,事實上已成為產業生態里的龍頭企業、核心企業,或者供應鏈的鏈長企業。它們新業態的發展和新模式的打造,可以帶動上下游企業形成更好的融合發展態勢。
騰訊研究院副院長王愛民。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騰訊研究院副院長王愛民同樣以ChatGPT舉例,稱其給業界帶來了很大的震動,未來的生產生活可能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有可能帶來效率革命、成本革命、交互革命以及生態革命。翻譯一本100萬字的書,ChatGPT只需要18元,15分鐘;傳統人工則需要40萬元,比GPT貴2萬多倍。
王愛民表示,在不斷塑造新發展、新動能優勢的過程中,數字科技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通過不同行業的實踐可以看出,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已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實現了深度融合,以數實融合引發的產業變革,已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永恒。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永恒表示,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數字技術都從量的積累邁向了質的飛躍,帶來了社會文化形態的變革。數字技術雖然改變了社會文化形態,改變了文明發展方向,但不會改變社會基本價值。因此現階段,我們需要把好的文化生態建立起來,邊發展邊規范,讓它能夠更加可持續發展。
楊永恒表示,推進數字文化繁榮發展必須立足人的發展,以價值理性駕馭工具理性,重新審視數字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數據文化發展,促進“科技向善”,讓數字文明惠及全人類,以數字文明點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