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莉
【資料圖】
如今,車圈與科技圈一直在融合,科技圈忙著造車,車企也有反向“搶地盤”的苗頭。對這種“不務正業”,有業內人士直接潑冷水:“供應鏈龍頭”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近日在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稱:手機與汽車完全不一樣的數量級。“做汽車業把汽車業做得好就OK了,不要想著做手機,手機讓別人去做?!比缃?,手機商下場造車正紅紅火火,為何輪到車企造手機卻會有如此爭議,而且來自舉足輕重的供應鏈人士?
車企為何要造手機? 要握住“自家鑰匙”
相對新能源汽車面對的“大藍海時代”,手機的紅利期早已過去。據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中國手機市場在經歷2017年的巔峰時期后,從2020年起開始進入存量時代。
相對于華為、小米等“手機商”紛紛進軍汽車圈;車企瞄上了手機的“紅?!?,一開始讓業內有所不解。首當其沖的代表是吉利汽車與蔚來汽車,而在此之前,最早被傳要造手機的其實是特斯拉。
吉利汽車旗下星紀時代2021年9月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投資100億元進軍手機界。不過吉利的造手機大計,有點“撿現成”的意思——去年,吉利正式收購了魅族手機。第二個將“造手機”付諸行動的車企是蔚來汽車——去年8月,蔚來移動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去年12月12日,蔚來汽車又申請注冊了“NIO Phone”商標。幾乎同時期,不少前OPPO員工集體加盟位于深圳前海的蔚來手機部門。蔚來創始人李斌透露,蔚來在上海和深圳兩地都設有手機團隊,按照規劃,蔚來會像蘋果公司一樣,一年推出一款手機。與吉利相比,蔚來相當于“從頭再來”。
為什么要造手機?吉利李書福與蔚來李斌看法幾乎一致:為了構造汽車的智能生態,實現車機和手機軟件技術的緊密互動,為用戶創造更好的智能交互體驗。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分會專家告訴記者,車企造手機有一個焦慮:擔心手機商對功能應用上的壁壘。對此,李斌以蘋果為例說明:“手機是蔚來連接車輛最重要的設備,而且蘋果對汽車行業很封閉,不開放接口,蔚來又有50%的用戶在用iPhone,蔚來會很被動?!睂τ谠焓謾C,他非常堅定:“有點出息的手機廠商都要搞車,不然相當于家里的鑰匙被對手握在手里?!睋?,蔚來手機研發已近尾聲,擬今年二季度會開啟用戶內測,預計今年三季度正式發售。
車企造手機“正反方”
別造!車企造手機難盈利
“商業的本質是提供價值,提供價值體現在盈利,你不能虧本,哪怕是1%?!标愑駯|認為,車企造手機得不償失,吃力不討好?!艾F在把汽車做到一年100萬輛就已經非常艱難,供應鏈和客戶運營都非常不容易。這100萬輛,哪怕做五年也才500萬客戶,把500萬客戶都轉化成手機用戶也才500萬部。”他算了這筆賬,“但在手機領域,一年賣500萬部可能都生存不下去。”因此,對汽車主機廠來講,在沒有一定規模的情況下,不要試圖開拓新的領域去做。
造吧!反正試錯成本不高
業內也有很“寬容”的看法,億咖通科技中國區總裁杜平表示,手機行業相對來說投入可控,可以快速試錯,一代兩代不行馬上撤掉也不是不行。他舉例,BAT、360、格力都曾經造過手機,但這些各行各業的龍頭造手機的基本上都還在,“反觀造車,倒掉的還是挺多的。”高通技術公司產品市場高級總監艾和志認為,吉利的做法比較聰明,“找到像魅族這種相對獨立的手機廠商來做,對雙方來說都有較大的促進, 也能跟消費者有更加密切的聯系?!?/p>
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持續收縮,預計將下滑至11.6億部。相比2022年的12億部,同比下降2.8%,減少2330萬部。
數據來源:車企財報及市場分析機構Counterpoint、TechInsights
觀察:車企造手機的“五大策略”
展望車企造手機,未來該如何走?又將面臨什么挑戰與發展難點?記者總結,至少有“五大策略”需要細細思量。
1、銷售策略:手機賣給誰?
李斌說,蔚來手機將瞄準蔚來車主群體。數據顯示,自2018年開始交付截至今年5月末,蔚來向用戶交付了333410輛車,按理想的轉化率,有一半車主購買蔚來手機,也只有約16萬。吉利的情況也差不多,在魅族Flyme Auto車機OS中,在領克08上有部分互聯功能需要魅族手機“配合”,才能充分發揮——這意味著客戶群體不算多。
2、防守策略:打造“護城河”?
業內人士指出,吉利收購魅族,是為車型補足移動入口的短板。這種輔助性策略決定了魅族存在的意義,是為車企打造“護城河”。類似的,蔚來考慮更多的是車型與手機商互聯時,是否權益受限。汽車分析師余建約認為,一定程度上,蔚來采用的是“防守策略”;吉利控股造手機也有這方面考量,因為吉利科技也在運營自己的衛星通信業務。如果特斯拉也造手機,也會基于SpaceX的Starlink等維度考慮。
3、生態策略:手機是否車機生態必需品?
一個優秀的汽車車機生態,是否要求一定要車企自己造手機?零束科技數字化體驗平臺總監方恩認為,手機造車是為公域流量,而車廠造手機為自己私域的流量,打造個性化的體驗或者說產生新的效益。不過,余建約認為,基于智能電動車信息產業基礎,會誕生新一代OS,會有全新交互和互聯網生態。對于未來的智能電動車制造商來說,是否要造智能手機,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重要。
4、長期策略:持續性值得考驗
“我對手機廠造車相對樂觀,對車企做手機相對謹慎?!比A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汽車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洪毅峰表示,“主機廠做手機的持續性需要重新思考。”他指出,現在全球的主流手機制造商,都是在智能機行業經過十四五年積淀的。未來主機廠要考慮手機對車機、對汽車智能的賦能還能不能持續,主機廠能不能持續投入,都是值得考驗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問題。
5、主動策略:能否避免被手機生態“綁架”?
有業內人士認為,車企造手機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汽車生態被手機“綁架”。“手機有什么生態,車機就按部就班,事實上車載版微信在車上的使用率非常低。”余建約說。因此,不造手機的車企或許反而更能站在車機生態角度放開思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