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鄉村民宿持續走紅,成為不少游客假日休閑新選擇,多地瞄準商機布局民宿產業。不過,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地方民宿偏離基本定位,同質化現象嚴重。鄉村民宿要想實現長遠發展,還需在差異和特色上下功夫。
表面上看,鄉村民宿就是提供幾間干凈衛生的房屋。實際上,作為一種新的消費場景和業態,其承載的功能遠不止住宿。鄉村民宿能夠促進城鄉融合交流,帶動農村產業興旺,增加農民收入,也喚醒了農村沉睡資源,激發了農村活力。
相較于都市的喧囂和車水馬龍,鄉村的田園風光和生活節奏對消費者有較強吸引力。游客選擇民宿,就是想體驗原生態鄉村生活。鄉村民宿應和當地人文特色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而不是采用工業化思維,進行千篇一律的商業化裝修。
從經濟模型看,鄉村民宿屬于個性化產品,不應忽視其文化內核在滿足游客精神需求層面的重要作用,應深入挖掘當地傳統民俗文化、農耕文明、民間技藝等,滿足游客多層次需求。
各地不宜簡單把工業化娛樂手段搬到鄉村民宿,而要提供與自然環境相匹配的綜合配套項目。只有把當地歷史融入鄉村語境,深度挖掘當地文化內涵,才能真正體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色。
有些人認為,鄉村民宿只是旅游產業鏈的一個環節。實際上,鄉村民宿作為獨立業態,并不是旅游的末端產品,也不需依賴景區而存在。鄉村民宿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住宿需求,更是一個綜合體驗性項目。因此,運營民宿需要擺脫景區思維,從服務和文化等方面全面提升消費者體驗。
民宿雖然火了,但不宜一哄而上、無序發展。民宿不同于酒店,在運營和監管等方面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相關部門發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明確要求,民宿經營性客房建筑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在不少地方,民宿遠遠超過規定標準,甚至出現酒店化傾向,需要引起監管部門重視,切實加強監管。
風物長宜放眼量,任何事物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靜下心來,精耕細作,瞄準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要,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不斷調整思路優化升級,才能真正贏得市場。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存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