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段時間,互聯網短視頻里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文旅局長,有變身“宇航員”的,有扮演唐明皇的,有一展少林拳腳的,更有跳起魔性舞蹈的……
文旅局長們為何紛紛放下身段集體“出道”?眼下,文旅行業雖然持續復蘇,但仍需拉一把、扶一程。今年以來,各地紛紛將文旅產業作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抓手,作為主管部門的領導賣力“吆喝”,自然是希望借流量把游客吸引到自家門口,拉動地方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文旅局長們在網絡上使出十八般武藝,不僅把當地的文旅資源轉化為視覺語言,更讓人們感受到了與印象中端坐辦公室的領導干部形象不一樣的反差。這樣一來,在網絡上話題有了、熱度有了,關注度自然就有了。
文旅行業需要網紅,但把流量轉化為消費動力卻一點也不容易。不可否認,一開始走紅的文旅局長,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當地文旅業的復蘇。不過,隨著類似的操作越來越多,人們的態度難免從“眼前一亮”到“見怪不怪”。
近年來,文旅行業普遍存在同質化競爭的現象,從“網紅”景點到“網紅”小吃,在互聯網上打造“爆款”需要絞盡腦汁,復制“爆款”卻容易得多。通過短視頻開展的目的地營銷,不僅需要源源不斷的形式創新,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靈魂注入,這其中的關鍵是讓城市文化和消費者情感產生聯結和共鳴。最近“淄博燒烤”持續火爆,主要是因為這座城市的樸實與熱情,溢出屏幕的“煙火氣”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了萬千游客一個說走就走的理由。
“網紅”只是打開知名度的第一步,地方文旅部門不僅需要研究營銷方式,更需要下大力氣研究目標市場對當地的需求是什么,從需求角度提升文旅產品和服務水平。說到底,文旅項目是需要靠消費者實打實的體驗獲取口碑的。短視頻拍得再好,實際體驗不是那么回事,不僅換不來回頭客,流量也很難維持。文旅產業經濟屬性強、市場化程度高,還與交通、餐飲、住宿等行業息息相關,做強文旅產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拉動文旅消費,還需要市場監管、公安、衛生、環境等部門形成合力,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避免宰客欺客等行為的發生。 (作者:張 雪 來源:經濟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