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誘騙、慫恿客戶非正常退?!背士焖僭鲩L態勢,部分地區甚至已經形成“代理退?!钡碾[蔽黑色產業鏈,給保險公司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與聲譽損傷,更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嚴重擾亂了保險市場的正常經營秩序。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法院判決6名涉“代理退?!焙诋a不法人員犯“敲詐勒索罪”,判處從拘役5個月(緩期8個月)到有期徒刑3年10個月不等的刑罰,并處以2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罰金。業內人士表示,該案是全國首例以“敲詐勒索罪”公訴案件判決的“代理退?!焙诋a案件,案件的判決有力提振了保險企業打擊“代理退?!焙诋a的信心,為行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據了解,上述涉案人員通過設立信息咨詢公司,雇請員工從事保險代為退保業務,借助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發布“可辦理全額退?!钡刃畔?,誘導保險投保人委托該公司進行代理退保,以杜撰、虛增保險公司違規行為的方式編寫投訴信,向監管部門惡意投訴保險公司,導致保險公司損失13萬余元。
此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執業失信行為認定指引》中就對“代理退?!被顒佑忻鞔_定義,即“個人或團體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以維護保險消費者權益為由,采取惡意投訴舉報或者組織、指使、教唆、誘導客戶非正常退保,侵害客戶合法權益的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原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保險消費投訴達110014件。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39316件,占投訴總量的35.74%;人身保險公司70698件,占比64.26%。在涉及人身保險公司投訴中,銷售糾紛、退保糾紛是最主要的兩類原因。其中不乏誘騙、慫恿客戶非正常退保的現象存在。
“不法分子慫恿或誘導消費者委托其辦理保險退保等事宜,通過編造不實證據向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煽動消費者纏訴纏訪、過度維權等手段向銀行保險機構施壓,從中謀取不當得利,形成了披著‘維權’外衣的黑色產業,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何林表示。
有關方面指出,黑產不法分子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維權”時,常常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個人隱私的敏感信息,極有可能導致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資金受損、失去保險保障,甚至遭受詐騙風險。
保險公司該如何應對非法“代理退?!??何林建議,首先,保險公司應在經營過程中不要過度關注短期利益。要以人為本,按需為客戶推薦相關保險產品,為客戶做好保險保障服務。其次,保險業務員在合同訂立以及后續過程中要做到如實告知,不夸大產品宣傳,不隱藏相關限制條款,為客戶負責,讓客戶了解其所擁有的相關權益。最后,保險公司要借助大數據系統去甄別個別非正?!按硗吮!钡谋?,做好預防,將相關風險遏制在搖籃之中。
何林表示,打擊非法“代理退?!逼鋵嵅粌H僅是保護公司的利益,更是保護全體消費者的權益。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都應尊重契約精神,在法律和合同的約束下,使企業自身和消費者利益不受損。監管部門也需壓實主體責任,強化對銷售人員、銷售行為的管理,維護公平、公正、誠信的金融市場環境。 (經濟日報記者 武亞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