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臧夢雅認為,對于研學旅行主要的服務對象學生和家長來說,最重要的也正是“研學”二字。若學生僅僅是“到此一游”,就失去了在游覽中學習、在體驗中思考的“研學”本質。因此,要改變“游而不學”“學而不研”的現狀,需要充分挖掘研學旅行的優勢,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近期,在文旅行業加快回暖、旅游市場持續火爆、暑假即將到來的背景下,研學旅行受到中小學校、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成為旅游市場又一大亮點。
(資料圖片)
一頭連著課堂,另一頭連著自然與社會,研學旅行讓學生們開闊眼界、收獲成長,不失為一種寓教于樂的好方法。數據顯示,2019年研學旅行人數480萬人次,2021年達到494萬人次,2022年突破600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研學旅行市場表現出更加強勁的增長勢頭。紅色研學、科技研學、鄉村研學……隨著市場的發展壯大,研學主題越來越豐富,研學范圍也愈發廣闊。
然而,在研學旅行市場日益擴大的同時,也出現了準入門檻較低、運營水平良莠不齊、收費標準不統一等問題。例如,調查發現,浙江省經營研學業務的機構有數千家,其中多數是培訓機構、俱樂部、教育服務咨詢類企業,但并非都具有開展研學旅行的資質。又如,廣東一名學生家長曝光學校組織研學活動5天收費5980元,引發社會對研學收費標準的質疑。對此,一些地方已經著手制定管理規范,整治資質不明、價格虛高等亂象,推動市場有序發展。
還有些研學旅行產品缺乏專業性、流于形式,存在“游有余而學不足”的問題。研學旅行同時具有教育和旅游屬性,優質的研學旅行應當是“學游并重”的旅行產品。這也是它與其他種類的旅行、課堂教學相比所具備的獨到優勢。對于研學旅行主要的服務對象學生和家長來說,最重要的也正是“研學”二字。若學生僅僅是“到此一游”,就失去了在游覽中學習、在體驗中思考的“研學”本質。因此,要改變“游而不學”“學而不研”的現狀,需要充分挖掘研學旅行的優勢,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研學旅行市場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包括基地建設、線路設計、師資配備、課程開發、安全保障等各個環節。從目前行業發展狀況來看,研學旅行市場亟待整合完善,形成有機整體。這就要求有關部門盡快制定統一的標準,對研學旅行進行專業嚴格的政策指導,以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促進服務機構良性競爭。
進一步來說,在教育模式創新方面,有能力的中小學??梢詫⒀袑W旅行作為社會實踐內容,納入教學計劃。在產品開發方面,研學旅行運營機構可以與專業研究機構合作,保障課程設計、研學地點的選擇更加科學合理。在基地建設方面,則需要文旅等相關部門把關,以規范接待資質和標準,強化安全保障。
提高研學旅行的水平和質量,關乎旅游、教育等行業的發展,更關乎孩子眼界的開闊、學習能力和方法的培養,以及興趣和潛能的激發。期待隨著相關政策的逐步完善,研學旅行能夠真正體現“學游并重”,為孩子打造一片新的學習天地。(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文章:促進研學游走向“研學優”
博物館研學,做好“教育+”文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