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31日訊(記者 馬常艷)5月30日,在2023中關村論壇智能制造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培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靈恩,華為公司戰略與產業發展副總裁肖然,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李冰共同發布《工業數字化/智能化2030展望》報告,倡議業界共同攜手,加快推進工業“新四化”,打造工業智能體,共同邁向2030智能世界。
《工業數字化/智能化2030展望》報告發布儀式
報告指出,數字化轉型在過去10年中一直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議程之一,但不同行業之間的數字化進程有顯著差異。報告將工業劃分為16個子行業進行分析,評估中國工業各子行業的數字化指數,結果顯示:半導體、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行業整體數字化水平最高,采礦、建筑材料、輕工、紡織與服裝相對落后。
報告認為,工業的未來是萬象更新、極具想象力的,數字化技術是推動工業更好滿足人類美好生活需求的關鍵使能技術。展望2030年,報告提出未來工業應是“IMAGINE”的,即虛實融合、大規模定制化、靈活適應變化、可靠互信、體面工作、自然友好、生態共榮。
面向2030年“IMAGINE”的未來工業,報告洞察分析行業需求和高價值場景,提出工業裝備數字化、工業網絡全連接、工業軟件云化、工業數據價值化的“新四化”產業發展趨勢。
報告還提出工業智能體參考架構,將工業軟件作為“大腦”,工業云底座作為“心臟”,工業邊緣引擎、數字工業裝備作為“四肢”,先進工業網絡作為貫通全身的“神經”,工業數據作為無處不在、流動的“血液”,端到端安全作為工業企業的“免疫系統”,為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工作提供指引和參考。
“對企業而言,工業數字化并非‘錦上添花’,而是關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問題?!庇鄷詴熤赋?,數字化正在全面重塑工業生產函數,推動產生新的生產要素、制造體系、研發范式和組織形態,是重塑工業體系、工業化進程和全球工業格局最大的技術變量。這個變革過程也是對原有工業體系顛覆式重塑的過程,不僅會創造新賽道,而且會改變制造業的每個細分行業、產業鏈價值鏈的每個環節,在眾多領域帶來真正的換道趕超機遇。工業數字化正成為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關鍵路徑。
通過對十六大工業門類的畫像和二十大工業高價值場景的分析,肖然認為,工業正加速向“新四化”發展。他呼吁產業界加強工業芯片、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和邊緣智能的研發,夯實單機智能基礎,賦能裝備走向智能化、協同化;打造泛在連接、一網到底、智能運維和安全韌性的工業網絡,構建全連接工廠;培育新的工業軟件開發模式和商業模式,進而孵化協同設計、共享制造等工業新范式;共同構建數字孿生世界,打通全量數據,突破工廠邊界,讓產品生命周期流在時間維延伸、讓商業價值流在空間維延展,全面釋放數據價值。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