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在枝杈間歡騰跳躍,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此起彼伏……只要天氣允許,貴州省貴陽市民李邦華總要到后山的南婭山體公園走上兩圈,“抬腿就入園,養眼洗肺強身,一舉多得?!?/p>
近年來,貴陽市大力新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山體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等各類公園,積極構建“布局均衡、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貼近生活、服務群眾”的城市公園體系,基本形成“一河百山千園”自然生態格局。數據顯示,目前該市的公園總數達到1025個;截至2022年底,該市建成區公園綠地達457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過14平方米。
(資料圖片)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如今的貴陽,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生態福利觸手可得。
半城山水滿城花
“這些年,城里的公園越來越多,能逛的地方增加不少。”作為徒步愛好者,市民羅秀習慣隨手將美景“收藏”到自己的手機之中,不時與親朋好友分享,“手機內存越換越大,還是感覺不夠用”。
據了解,貴陽市觀山湖區目前已建成各類公園184個,初步形成“半城山水滿城花”的空間格局。
觀山湖區百園興起,只是貴陽市推進城市公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貴陽市地處云貴高原東部,喀斯特地貌突出,城市空間狹窄,不少市民曾一度難以找到一塊像樣的休閑空間,黔靈山公園等屈指可數的城市公園常常人擠人,有些市民為了進一趟公園甚至要在路上花1個多小時。
2015年,貴陽提出打造“千園之城”的目標,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結合自然資源特色及功能定位、市民需求,統一規劃,著力構建立體化、多類型、功能齊全、服務優良的公園綠地體系。
面對用地矛盾,貴陽推動建成了長70公里、總面積達24萬畝的第一環城林帶,與總長304公里、面積達194萬畝的第二環城林帶形成了少有的城市森林景觀,為城市公園建設提供了空間。
貴陽老城區建筑密集、用地緊張,公園建設難度較大。作為貴陽老城區中心之一的云巖區,積極用好“疏老城、建新城”戰略所釋放的政策紅利,依托城市綠地,加快布局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同時積極完善城市道路基礎綠化,形成“以山為屏、以水為脈、以路為廊、以園為核”的綠地空間系統。
遠在郊區的開陽縣,則積極推動生態資源與人文藝術、民族文化、時代特征等相互融合,打造了一批特色突出、類型豐富、分布合理的主題公園。
同時,貴陽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挖掘區域公共空間,以打造小地塊、小綠地、小轉角等為重點,打造開放式城市公園,讓市民在大城市中享受“小生活”,將“城市中的公園”升級為“公園中的城市”,營造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良好生態氛圍。
數據顯示,貴陽在“十三五”期間共新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山體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等各類公園660個,目前全市共有大、中、小、微各類公園1025個。
一灣碧水映筑城
初夏時節,走進貴陽市烏當區松溪河濕地公園,草木蔥蘢,溪水潺潺,河畔漫步的市民三五成群,優哉游哉。
“河水干凈得很,直接舀起來洗臉都可以?!睘醍攨^觀溪路街道育新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潘齊平是松溪河育新社區的村(居)級河長,不時就要到所負責河段走上一遭,如果河水有臭味或者被污染,她都會通過網絡平臺上傳詳細情況,以便有關部門及時處置。
松溪河是烏當群眾的“母親河”,自北向南蜿蜒穿過城區,曾經由于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張,排污治污設施建設相對滯后,一度受到污染,成為一條垃圾成堆的“臭水溝”,讓周邊市民望而卻步。
2016年,烏當區開始對松溪河進行徹底治理,相繼組織實施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等工程,配套建設雨污分流系統,讓松溪河重現昔日風采。
為守住松溪河來之不易的良好生態,烏當區還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打造智慧水務系統,實現河流生態治理保護的聯防聯控,同時推動建立河流管理長效機制,明確專人保潔、專人巡查,確保流域潔凈。
水是城市的靈氣所在。在“千園之城”建設中,貴陽市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凈土、固廢治理和鄉村環境整治“五大攻堅戰”,讓綠水青山增添市民幸福感。
行走在穿城而過的南明河畔,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見底,河面上不時有白鷺掠過。作為貴陽市民的“母親河”,南明河見證了貴陽的變遷,也滋養著400萬貴陽人民,歷史上一直是當地居民的直接飲用水源,居民在沿線“游泳垂釣、淘米浣衣”。
因污水直排,南明河的水質曾受到嚴重污染,一度成為一條“失去生命的河流”。2017年以來,貴陽再次啟動新一輪南明河流域生態治理攻堅戰,在流域范圍內就地就近建設34座污水處理廠,將日污水處理能力從2017年的不足100萬噸提高到如今的220余萬噸,把此前污水處理的“末端兜底”變為“前端減量、沿途分處”。
在貴陽市繁華的老城區中心六廣門,記者在地下32米處看到,污水處理系統有序工作,附近排出的污水經處理后變成新水源,以生態景觀用水方式回補到南明河。如今,南明河沿線污水廠每天可提供生態補水量150余萬噸,全年可省下跨域調補水資源5億余噸。
“這里不僅創造了‘全國最深全埋式水廠’的紀錄,還成為全國首例與商業綜合體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廠,探索出破解中心城區污水治理的‘貴陽模式’?!辟F陽市水務管理局副局長劉楚霞告訴記者,深埋污水處理廠有效解決了傳統地面污水處理廠臭氣重、噪聲大、防護距離不足等問題,還節省了管網建設、征地等投資,以及建設用地,有效提升了污水處理設施綜合利用價值。
如今,一灣碧水映筑城,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黔中大地上徐徐展開。
一步一景美如畫
“真是不虛此行??芍^是一步一景、步步成畫,真想把這些美景全部留在我的鏡頭里?!苯衲辍拔逡弧毙¢L假,入黔游客周亮走進貴陽南部的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體驗生態與人文之美。
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2009年獲批為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是我國首個以高原喀斯特地貌為主要特征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總規劃面積約941公頃,有十里河灘、孔學堂、花溪公園、雙鳳路至洛平觀光農業帶、大成山5個核心景區。
近年來,貴陽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突破口,不斷改造升級。在十里河灘區域,貴陽一方面清理河道淤泥,在保護其本來面貌的基礎上,擴種2300畝花草樹木,修復了濕地功能;另一方面,對居住其間的居民進行部分搬遷,完善污水處理系統,控制污染排放……
經過多年努力,花溪河的水質回升到了Ⅱ類,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以全新的面貌與市民見面,成為貴陽的“城市綠肺”。
“我們相繼關停了園內有污染風險的經營項目,對園區涼亭、座椅、人行步道等配套設施優化升級,同時采取部門包保制對公園按區域管理,落實落細責任力爭給群眾游客最好的游園體驗?!被ㄏ獓页鞘袧竦毓珗@管理處副處長徐國敏說。
通過不斷提升和治理,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的濕地類型更加豐富,生物品種有所增加,成為花溪群眾放松休閑的優選之地和迎接外地游客的城市客廳。數據顯示,該濕地公園年入園游客量已突破500萬人次。
如今,星羅棋布的綠地公園不僅是貴陽市民休閑娛樂的空間,更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一張亮麗名片。今年“五一”假期,該市累計接待旅游者785.38萬人次,其中黔靈山公園接待游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約46萬人次。
貴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貴陽將依托城市山脈、水系、綠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以“公園+”或“+公園”的形式,進一步形成以公園為節點、綠地為紐帶,全覆蓋、復合型的城市綠地系統。 (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 王新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