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5月12日電 (陳昊星)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原冰12日在中國新聞社與能源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23年第一期國是論壇之“能源中國”上表示,要在未來40年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面臨排放總量大、減排難度大、制約因素多等挑戰,需要迅速形成能源電力轉型的強大合力,而規劃建設大范圍高效配置的大電網,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周原冰表示,我國能源活動碳排放占全社會總量超過80%,其中電力生產占比42%,電力在減碳中將扮演關鍵角色。目前,隨著新能源占比快速提升,迫切需要提升配置能力及綜合調節能力。
如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周原冰認為,要加快建設大范圍高效配置大電網,靈活柔性智能主動配電網,推動網源荷儲協同發展,實現清潔能源的廣域高效配置與和就近消納,適應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要求。目前,大電網正發揮重要的資源配置作用。電網技術和規??缭绞桨l展,大范圍、大容量配置能力不斷增強。
周原冰分析稱,建設規劃大范圍配置的大電網,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科學規劃布局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統籌考慮華北、華中、華東、南方區域電力需求增長態勢和西北、西南區域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開發時序。
二是持續優化區域骨干電網網架,特別是電力相對比較緊缺的川渝地區,加快建設川渝特高壓工程,提高供電保障能力。
三是不斷完善各級省級電網的主網架,主要滿足間強局部電網和系能源并網接入對電網發展的要求。
周原冰預計,未來我國將建成安全可靠、結構清晰、交直流協同發展的特高壓骨干網架,同時形成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多能互補、跨國互聯的電網總體格局。2030年,電力流規模進一步擴大,跨區跨省電力流總規模超過4億千瓦。2050年,跨區跨省電力流將達到7億千瓦。
周原冰強調,推動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新能源更大規模、更高比例開發利用,必須充分發揮電網的樞紐和平臺作用,提高電網的優化配置和調節能力,重點是要加快建設互聯互通的堅強智能大電網和柔性主動配電網。要實現源網荷儲各環節協同發展,不僅需要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政府、行業、相關企業和用戶共同努力,加快推動市場機制建設,提升綜合協調管理能力。(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