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闕是怎樣的景點?
少室闕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少室山東麓,為少室山廟前的神道闕,大約建于漢安帝延光二年(123年),與太室闕、啟母闕并稱為“中岳漢三闕”。
少室闕以青灰色塊石砌筑,分東西二闕。兩闕結構相同,為二重子母闕,由闕基、闕身、闕頂三部分構成。東闕通高3.37米,西闕通高3.75米,間距7.60米。西闕北面三層中部有陰刻篆書“少室神道之闕”6字,闕銘也為篆書,約55行,每行4字,皆侵蝕,不可辨識。少室闕上雕刻的畫像有車馬出行、宴飲、羽人、玄鳥生商、四靈、獸斗、擊劍、狩獵、犬逐兔、馴象、斗雞、蹴鞠、羊頭、鹿、虎、馬技、月宮、常青樹、柏樹等,其中以馬戲圖和狩獵圖最為出眾。少室闕是古代祭祀少室山神的重要實物見證,也是中國古代祭祀禮制建筑的典范之一。
少室闕有什么文物價值?
少室闕的畫像及裝飾圖案是研究中國古代雕刻、美術史的珍貴資料,銘文更是早為歷代金石學家所珍重。作為祠廟前的神道闕,少室闕上不僅雕有奇禽異獸、人物故事,而且還雕刻出建筑的框架結構及各個構件的外形,為研究漢代建筑提供了難得的實物例證。
少室闕以一種特殊的建筑形式和藝術內容代表著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的一種傳統——祖先崇拜,這種傳統是中國血緣政治和家族關系、倫理道德的一個基本理念和準則,也是中國古代祭祀禮制建筑的典范之一。漢三闕是建于“天地之中”的古代都城選址登封地區的遺跡證明,證實了早期人類對 “天地之中”的信仰。
《少室石闕銘》為漢篆刻石上品。康有為曾云:“茂密渾勁,莫如《少室》《開母》,漢人篆碑,只存二種,可謂世之鴻寶,篆書之上儀也。”
少室闕保存較為完整,東西兩闕結構基本相同,兩闕一南一北,相互對峙,東闕通高3.37米,西闕通高3.75米,兩闕相距6.75米。闕身由正闕和副闕兩部分組成,正闕以長方形石塊壘砌而成,頂部用巨石雕成四阿式,高3.96米,寬1.82米;副闕象征圍墻,因此比正闕低1.31米,頂部為半個四阿頂?!渡偈沂I銘》刻于西闕南面,為篆書,存字二十行,每行存四字。西闕北面上部有雙勾陰文篆書題額“少室神道之闕”六字,南面的隸書題名大部分都已剝落,漫漶不可識。東闕北面另有隸書題名四行,無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