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綠色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消費者愿意為環保買單。有機構發布的《2022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43%的受訪者愿意為環保產品或包裝支付溢價。順應這一趨勢,不少商家已經開始為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創造條件。餐飲行業推出小份菜,零售行業提供環保購物布袋,家電行業開展“以舊換新”營銷活動等。
美團外賣更新“無需餐具”產品功能,用戶可在不同場景下依照需求設定餐具選擇。在家庭等常備餐具的就餐場景默認選擇“無需餐具”,在外出等不便自備餐具的就餐地址,可不選擇默認設置,以方便用戶減少餐具浪費、踐行綠色消費。
然而在實踐中,消費者進行綠色消費仍面臨不少疑慮和不便。首先,綠色產品選擇有限且辨識度低。消費者愿意為綠色產品支付溢價,可是怎樣判斷一個產品是否低碳、怎樣認定其環保價值、判斷標準是否權威,這些問題缺乏讓人信服的答案,消費者自然不愿為其中的不確定性買單。其次,綠色消費渠道尚不健全。消費者有意愿參與閑置產品二手交易等綠色消費活動,但缺乏可靠的交易平臺,回收站點少、距離遠、使用不便,消費者難免望而卻步。再次,綠色消費維權機制有待完善。一些商家節能補貼到賬周期長、辦理流程復雜繁瑣,甚至有消費者補貼資格被侵占的情況發生,這無疑會降低消費者的參與積極性。
商家迎合消費者的綠色需求推出相應產品和服務,既有助于贏得消費者青睞、塑造良好企業形象,也有利于加快自身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能為環保事業作出應有貢獻,一舉多得,實現自身利益、消費者利益和生態利益的共贏。可綠色產品和服務成本高、綠色消費場景有限、市場需求不穩定等問題使一些商家參與綠色消費時有心無力。總體來看,綠色消費響應度高、行動率卻偏低,綠色消費需求仍待激發和釋放。
綠色消費要得到普遍推行,前提必須是便利消費,不能讓消費者感到負擔和麻煩,改善提升消費者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尤其重要。有關部門要多措并舉營造鼓勵綠色消費的便利市場環境,健全促進綠色消費長效機制。首先,進一步完善綠色產品和服務標準、認證、標識體系,提升公眾對綠色產品的認可度和信任度;其次,對提供綠色消費產品和服務的商家進行獎勵,鼓勵開發更多低門檻、生活化、有趣味的綠色消費選項,打造更豐富的綠色消費場景;再次,拓寬閑置資源共享利用和二手交易渠道,鼓勵有序發展舊貨市場、組織二手商品交易活動;最后,加強信用和監管體系建設,完善綠色消費交易糾紛解決規則,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綠色消費不應是一種偶然行為,而應成為一種長期行為;環保不僅僅是個體行為,更需要形成合力。期待有關部門和企業發揮更大作用,達成便利和綠色的雙贏。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詩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