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面對數字化浪潮,為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促進數字鄉村縱深發展,政策仍在持續加碼。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夯實鄉村數字化發展基礎、因地制宜發展智慧農業、創新發展鄉村數字文化、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保障數字鄉村高質量發展等10個工作要求與目標,并據此部署了26項重點任務。
目前,創新性不足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關鍵問題所在,容易欠缺對風險的抵御能力,以及對于長期性抑或突發性問題的解決能力。以鄉村最為典型的林下養雞項目為例,人手不足、資金短缺、后力不足等問題的存在是其最大掣肘,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創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助力數字鄉村建設。
4月4日,由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主管、馬上消費捐贈并發起的重慶馬上科技發展基金會揭牌成立。其中,該基金會依托馬上消費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科技自主研發優勢所規劃的“授漁計劃”、“藍天計劃”等,圍繞鄉村產業與人才振興助力鄉村可持續發展,是馬上消費在助力鄉村振興領域的又一創舉,也是對“慧養雞”智慧養殖和鄉村英才學堂兩個項目的深化與延續。
馬上消費自研的“慧養雞”智慧養殖大數據管理平臺依托自身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稟賦,實現了AI自動體重監測、AI雞群數量監測、體溫疾病檢測、雞舍環境監測等,對養雞場創新進行數字化改造,不僅能夠幫助養殖戶增強抗風險能力,還可以有效解決散養土雞行業痛點和傳統人工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
為探索破解養殖企業融資難題,3月30日,馬上消費在重慶兩江銀保監分局組織下,與國任保險兩江中心支公司、渝北銀座村鎮銀行一起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探索“金融科技+保險+銀行”的閉環式金融創新模式,幫助原耕農業公司散養土雞項目獲30萬元貸款授信。這是國內首筆通過該模式支持散養土雞項目的貸款,也是馬上消費在智慧養殖項目領域的又一創新和突破。
馬上消費蓄力發展數字化,依托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生物識別五大核心技術,自主研發1000套關鍵核心技術系統,廣泛應用于風控、營銷、客服等領域,推出了智能風控、智能獲客、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數字科技工具,以0物理網點的線上服務方式,使消費金融服務觸達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鄉村用戶等,并通過培育普惠用戶“信用畫像”,為超過702萬征信白戶創建信用記錄,進一步提升鄉村金融服務的可得性。(經濟日報記者 彭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