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甘露胡同17號院,院內布景自然雅致,給人曲徑通幽之感。它是什剎海街道“最美院落”,這座300多平方米的二進三合仿古院滿是古色古香的氣息。一同入選“最美院落”的還有東中胡同22號院、東中胡同31號院、銀錠橋胡同14號院、半步橋社區13號院。初秋之際,5個“最美院落”迎來最美季節。
關鍵詞 拆違騰地
東中胡同22號院,一天清出60車違建垃圾
西城區的“最美院落”評選,首要標準就是沒有違法建設和堆物堆料。
東中胡同22號院是個標準的北京四合院,400平方米的空間住著4戶人家。在這兒住了30多年的王彩莉在院里擺上了大魚缸,養著各色鯉魚,還種上了蝴蝶蘭、龜背竹等綠植增添綠意。如此愜意的生活,她盼了不少年。
“半年前,院子里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西長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區黨委書記譚道亮回憶,原來院子里堆滿了雜物,院內通道狹窄,出入不便。“門道堆得滿滿當當,別看現在能站10個人,那時候,兩個人都沒法錯身,自行車推進院子都費勁。”
“最美”,從院落拆違開始。雜物清理轉運、戶廁整修改造,一直是東中胡同居民對院落整治的重點訴求。
在街道幫助下,22號院一下拆除了5個煤棚、雜物棚,3個小廚房,還有兩個鴿子籠。“我們一天清出60輛保潔車的違建垃圾。”譚道亮對記者說。
西配房違建拆除了,四合院本來面貌在慢慢還原。以前,上廁所是居民特別頭疼的事兒,尤其一到夏天,旱廁發潮,排水不暢,還有異味。趁改造的時機,街道在東配房修建了廚房和洗澡間,并將西南角的廁所翻新。
院子一下寬敞了,七八位住戶圍坐在一起,一邊品茶一邊對著設計圖紙提建議,琢磨怎么讓小院更美。第一次“最美院落”議事會上,王彩莉就提出把花架設置在東南角,這樣既能解決西曬問題,還不影響進出,她還希望在自家門頭安上扶手,方便上下臺階。后來,大伙的意見都得到了滿足,小院變成了大家期待的樣子。
東中胡同22號院
銀錠橋胡同14號院,小院里擺上了乒乓球臺
走進銀錠胡同14號院,綠植沿著院落四周蔓延,中間有寬闊的活動空間,東側有一個木質涼亭,西南角還有塊草坪。
銀錠橋胡同14號院的“變美”,也是從拆違開始的。
這處300多平方米的公房住著3戶人家。院內曾留有后海酒吧延伸進院的50平方米違建,2018年被拆除,院落恢復過短暫的寧靜。沒想到的是,由于住戶都沒有廚衛,產生爭地占地情況,有住戶在磚墻邊放置了大量私人物品。
爭創“最美院落”工作開始后,什剎海街道辦事處城管辦拆除了遺留的半截磚墻違建,將大量的廢品進行清理,還幫助修復毛邊立面和地面。
違建拆除了,院落的公共空間被釋放出來,居民在院子里擺上了乒乓球臺。小院成了居民的健身活動場所,鄰里間的溝通交流多了起來,大家一起治理小院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F在,居民們在院落修建了花池,栽種上海棠、爬藤月季和草皮,院子變得舒適美觀。
關鍵詞 保存記憶
甘露胡同17號院,三兄弟為老宅出謀劃策
甘露胡同17號院
高大挺拔的老榆樹、蔓延廊下的青藤、名為“濠濮間”的假山、承載小院歷史的石磚……走進甘露胡同17號院,院內布景自然雅致,給人曲徑通幽之感。這個院落的改造,是居民共商共議的結果。
這座300多平方米的二進三合仿古院落是孫愛森、孫愛焱、孫愛垚三兄弟的父輩留下來的。得知自家小院參與評選“最美院落”,三兄弟格外支持。在整治提升過程中,什剎海街道充分考慮他們的意見,與規劃師一同走訪,了解三兄弟的想法,并提出院落環境提升改造方案。
對于規劃師提出的重新鋪設地磚的想法,三兄弟考慮現在院子里用的都是老磚,而且小院排水并沒有問題,為了最大限度保留小院原貌,便婉拒了路面翻修的建議。街道工作人員便幫助三兄弟清理了院內雜物,并按三人意愿在院內增添了一株海棠樹,這樣院內東西兩側便各有一棵海棠,顯得小院更加規整。
由于房屋廊柱年久失修,彩繪脫落嚴重,根據規劃師建議,三兄弟決定重新粉刷門窗。正房、西側、東側房屋的廊柱被油飾一新,三兄弟還對檁枋進行了彩繪,“檁枋上的這些圖樣都是我一個個找的素材,每次師傅繪制時都會一邊畫一邊念叨著這些圖案背后的講究。”孫愛垚指著其中的花樣介紹。
如今,小院恢復了往日古色古香的氣息。兄弟三人經常聚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心情格外暢快。
東中胡同31號院,百年香椿樹圍上了竹架
東中胡同31號院,是個三進式古樸四合院,寬敞靜謐,圍廊古樸雅致。而在半年前,小院的公共空間卻被10家住戶的物品占據著。
10個小煤棚、雜物間拆除。“我們家里的東西沒地方擱,能給想想辦法嗎?”有居民提出。街道利用公共資金,為每一戶配備了一套鐵皮柜子,屋里收納不下的就擱外面,值錢、有用的東西可以鎖在里面,安全又放心。
光拆不行,公共空間得利用起來。鐵皮柜子旁邊擺上小桌椅,儼然變身議事空間,沒事的時候街坊們坐在一起拉拉家常。中院里還增添了小秋千等兒童活動空間,成為孩子們的娛樂天地。
院子里的香椿樹周圍安上了竹架,這也是中院住戶共同商議的成果。“咱們院里的香椿樹挺不錯的,能不能再多弄些爬藤植物?”有居民索性搭上架子,等開春再種上植物,到了吃香椿的季節還能一起分享,鄰里關系一下就拉近了。
如廁條件的改善也是住戶參與最多的。“以前廁所排水系統不暢,我們就住在這邊上,夏天最頭疼。”住戶李明珠帶著記者走進新改造好的戶廁,男女廁空間獨立開來,坐便器前鋪著腳墊,廁紙伸手可及。“現在是夏天不熱、冬天不冷,看著就高興!”李明珠笑得合不攏嘴。
此外,圍繞大家呼吁較多的泥塵地面、管線鋪設和屋頂漏雨問題,街道、社區和規劃師,讓大家參與討論方案設計,挨個兒攻破難題。
關鍵詞 長效管理
半步橋13號院,老舊小區變身“六無六有”
入選“最美院落”的還有一個開放式小區。建于1991年的半步橋13號院,共8棟居民樓、639戶。由于建成年代較早,初期規劃不完善,產權結構涉及房改房、公租房、央產房及無產權等復雜情況,加上開放式管理,存在亂停車、私裝地鎖、私搭亂建、公共區域臟亂差等亂象,12345投訴經常發生,其中停車混亂問題就一度接到近百件熱線訴求。
半步橋13號院
“最美院落”評選以來,白紙坊街道辦事處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先后拆除違建棚73處、違法經營場所8處,還原綠地300多平方米。環境好了,居民主動性也被調動起來,最終形成共識,啟動居民自治停車管理。大家拆除了地鎖、清理了占用車位舊物,居民停車自治委員會隨后成立。目前,小區停車井然有序,出入順暢。
老舊小區也搖身一變成為環境宜居、智慧平安的“六無六有”小區——無私搭亂建、無私裝地鎖、無臟亂死角、無侵占綠地、無非法出租、無占用消防通道;有自治隊伍、有停車管理、有人臉識別、有車輛識別、有視頻監控、有智慧門禁。小區建立起日常長效管理機制,黨員們自發輪流排班,開展垃圾分類、門區值守,下一步將適時引進專業化管理團隊,為居民提供更優質的物業服務。從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居民逐步感覺到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聞內存
42個院落中挑出5個“最美”
西城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自今年2月開展“最美院落”評選活動以來,全區共申報最美院落42個,經過實地走訪勘察,10個院落入圍進入候選階段,最終按照環境衛生好、違建控制好、地面墻面維護好、車輛停放好、綠化美化好、文明素質好這6個標準,從中評選出5個成為第一批“最美院落”。
下一步,西城區將開展“最美院落故事分享”“小院議事廳”等系列活動,豐富胡同文化,讓“最美院落”成為網紅打卡地。同時持續評選更多的“最美院落”,并以此為契機,解決百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一院一策”“小院議事廳”等形式,充分征求百姓意見,為百姓打造整潔、和諧、安全、幸福的生活空間,建立起居民積極參與環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