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蘭州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5%以上,力爭總量突破4000億元大關;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左右。到2035年,城鎮化達到成熟階段,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現代化城市基本建成。
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0萬人以上
《規劃》從人口市民化、空間布局、城市建管、產業發展、新型城市、城鄉融合等方面提出6項重點任務。其中,我市將持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即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落實“零門檻”落戶制度,升級“互聯網+”戶政業務,實現戶籍業務“一網通辦,到2025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左右,全市常住人口達到500萬人以上;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推廣“民生就業三六零”服務模式,建設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孵化基地)等平臺,加強教育、醫療、住房保障能力,到2025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0萬人以上,新增中小學和幼兒園學位15萬個,新增1至2家三級醫院,新增保障性住房2.5萬套以上;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加強農業轉移人口技能培訓,依托“社工委”引導農業轉移人口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參與社區治理,到2025年,完成職業技能教育培訓10萬人次。
打造以蘭州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
根據《規劃》,我市將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協作、疏密有致的城鎮化空間格局,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即共建蘭州-西寧城市群,推動紅古區和青海省民和縣共建民和-紅古創新發展先行區;謀劃實施蘭州至西寧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加快蘭新高鐵蘭州至西寧段改造提升,打通蘭西城市群的“主動脈”;建立蘭州與白銀、定西、臨夏的長效合作機制,著力建設蘭白兩區,推進蘭州至白銀城際鐵路、蘭州市郊鐵路(軌道交通5號線)建設,打造以蘭州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等。
建設營商環境樣本城市
我市將以建設國家交通物流樞紐為目標,實施“強交通”行動,打造內聯外暢、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骨架網。即在鐵路方面,完善“井”字型蘭州高鐵網;在公路方面,構建蘭州對外便捷韌性放射性干線公路網;在市政道路方面,加快北山、北環、南山三條橫向廊道和雁東路、天水路、鹼溝沿、彭家坪、西固—安寧五條縱向通道建設;在航空方面,推進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加快榆中夏官營軍民合用機場規劃建設;完善市政設施體系,系統提升改造燃氣、供熱、供水、雨污等城市管網,加快發展智能電網,推進垃圾分類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建立健全黨工委引領、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鄰里式共享的“社工委”運行機制,打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最快城市”,全面推行“小蘭幫辦”“不來即享”服務模式,建設營商環境樣本城市。
構建“四梁八柱”的工業發展格局
《規劃》明確,我市將實施“強工業”行動戰略,重振“蘭州制造”,構建現代綠色產業新體系,構建“四梁八柱”的工業發展格局,加快打造先進石化、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冶金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做大做強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新型建材、節能環保、食品加工、煙草制品八大支柱產業集群,實施寶武負極材料、海亮銅箔、德福銅箔、氫能產業園、蘭石化改造、中生西北地區科技健康產業園等一批產業項目。同時,還將以蘭州新區、高新區、經開區為主戰場、榆中生態創新城和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為新興極、“五區三縣”為支撐點的“3+2+8”產業空間發展新格局。
實現5G全域覆蓋
我市將圍繞“黃河城市、精致蘭州”建設,打造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的現代化中心城市。其中,將建設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推進重點片區有機更新,實施中山路、麥積山路、白塔山景區綜合改造等項目,營造消費新場景,打造15分鐘生活圈;建設高效快捷的智慧城市,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現5G全域覆蓋,爭取獲批建設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爭取數字政府研發中心落戶蘭州;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力爭進入國家創新策源地城市前10位;建設清潔低碳的綠色城市,全域規劃建設黃河風情線大景區,實施53條河洪道綜合治理,持續建設“黃河福道”;建設特色鮮明的人文城市,籌辦黃河母親節和“母愛”主題國際雕塑節,建成運營蘭州奧體中心;建設安全靈敏的韌性城市,建設蘭州災害預警監測系統,打造國家西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
整鎮推進實現鄉村振興
未來,我市還將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共同富裕”新機制,即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推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衛生、公共文化服務、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強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整鎮推進實現鄉村振興,全域規劃建設城鄉融合示范鎮,重點打造甘味樹屏、紅色和平、梨韻什川、生態伏龍坪、共同體西園、桃鄉安寧堡、古渡河口、低碳窯街等一批城鄉融合新典范。同時,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鞏固,創新東西部對口機制和“萬企幫萬村”幫扶模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強化鄉村就業創業服務,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減小至2.6。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