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同樣喝碳酸飲料,喝無糖胖的人更多”等話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指出,與含糖飲料相比,喝同樣量的無糖飲料,由于攝入的能量較低,不可能導致肥胖的人更多,更不會導致得糖尿病的人更多。0卡0糖飲品比普通含糖飲品還是要健康安全一些。
過量食糖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現如今,人們攝入食糖的方式較之以往更為廣泛。無論是蛋糕甜點上裝飾的糖粉糖霜,還是街頭巷尾路人捧著的奶茶咖啡,或是餐桌上的美味珍饈,食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走進一家超市,幾乎80%以上的食物里都含有糖。
中國糖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食糖每年大約有600萬噸市場缺口,靠進口等途徑來彌補成為滿足國民攝糖需求的唯一選擇。據統計,國人人均一年消耗食糖達19.6公斤,平均每人每日的攝入量接近53.7克,相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的“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多了整整一倍。
過多地攝入食糖,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難以想象且不可逆的傷害。食糖往往與肥胖、焦慮、失智等癥狀緊密相關。過度攝入食糖除了會導致齲齒的發生,還會加重胰腺胰島的負擔,會導致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心臟問題,甚至會影響人的智力,會使大腦反應變得遲鈍,使神經系統處于抵制狀態。
對此,何麗表示,許多國家紛紛開始“減糖”行動,如美國、英國和法國針對含糖飲料進行糖征稅,丹麥針對巧克力、冰激凌等產品制定了“肥胖稅”,這些政策的制定都取得積極的效果。
政策在呼吁,代糖莫被“妖魔化”
面對日益增長的公民潛在健康風險,我國也將降糖上升至國家管控層面。2016年,“三減三健”被提出,作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第二階段的重點專項行動。隨后,“三減三健”被納入包括“健康中國2030”在內的相關文件,成為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動”:鼓勵消費者減少蔗糖攝入量。倡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安全標準允許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糖。
目前,在政策的積極引導下,食品健康和安全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市場也開始積極研發比食糖更為健康安全的替代品——代糖,這加速推進甜味劑代糖產業向縱深發展。代糖由此走進公眾視野,走向更為廣闊的消費市場。代糖指的是人工甜味劑像糖精、阿斯巴甜、甜蜜素等,和天然提取物,如甜菊糖苷、羅漢果苷等,還有一些糖醇類的功能糖。
值得注意的是,代糖不是糖。它不但不會轉化成糖,更不會為人體帶來多余的健康負擔。例如,赤蘚糖醇,則是代糖中兼具風味與健康的高質量代表。赤蘚糖醇以天然甜味物質作為主要成分,通過玉米淀粉原料酵母發酵而產生的甜味物質,自帶健康屬性。它不產生熱量,并且在相同的甜感下,保持著最好的口感。何麗表示,如需控糖、減糖,合理使用甜味劑是一種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