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員工都知道,他們56歲的董事長花了一百多萬元整形失敗了。
手術分三次進行,董事長王青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當地一家整形機構的院長馮某,多次見面后,馮某操刀為王青面部做整形手術,卻給她留下了嚴重的面部神經損傷后遺癥。后來她才知道,馮某是個無證的醫生。“面部神經切斷損傷,嘴歪了,眼皮也抬不起來,往下耷拉著。”王青回憶手術失敗后的兩年生活,痛不欲生。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醫美培訓亂象。近年來,全國各地很多消費者因為美容造成終身傷害,而這些給他人造成傷害的醫美從業者,其實并不是醫生。酒店、民居、寫字樓成為非法醫美的常駐地,醫美培訓無門檻,零基礎人員從業醫美也能速成。
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在“美麗”的誘惑下選擇了這些非法醫美機構,發生醫療事故后,這些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在漫長時間里一致地走向同一個坎坷的方向——邊修復邊維權。
被美麗誤導的面孔和人生
王青是山東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董事長,瀟灑干練。在瑜伽館鍛煉時,她認識了另一位練瑜伽的??屯跖浚跖吭涀鲞^整形,王青看著很不錯,便向她咨詢了醫院,并告訴她自己早年做過埋線手術,現在想把線取出來。
王女士則告訴她,自己在濟南曾經跟著整形醫生馮某干過,并表示馮某是濟南多家整形醫院的院長,水平很高。
2020年6月12日,王青在王女士陪同下來到濟南花漾整形,認識了自稱是該整形醫院院長的馮某。在繳納手術費1萬元和破傷風針費用500元后,馮某做手術將王青之前埋的三根線取了出來,從此有了一些信任。
術后,她還專門設宴答謝了馮某,席間馮某向她展示了許多整形前后的宣傳圖片,建議她繼續做面部整形。在“年輕、美麗”的誘惑下,王青心動了。
王青于2020年6月22日和7月5日在濟南花漾整形和濟南輕奢醫美整形再次手術。這些整形醫院都是馮某的,王青所支付費用共計100余萬元。
花費上百萬,并沒有給王青帶來所期待的年輕和美麗。一份由復旦大學附屬上海華山醫院出具的肌電圖報告單上顯示,她的右側面神經顳支完全損傷,頰支部分損傷,顴支輕度損傷,左側耳大神經損傷。
這些損傷表現在臉上是“嘴歪眼斜”,兩年來,王青出門必戴口罩,合作伙伴能不見則不見,每日痛哭。她持續失眠、心絞痛。工作上實在需要她出面時,她會告訴合作伙伴自己得了面癱。即使這樣,一個常年與她的公司合作的國際品牌還是由于懷疑王青“誠意不足”與其終止了合同。
外貌焦慮廣泛存在于很多年齡層的女士。24歲的大連女孩李羽在去年整形后,承認這是最讓她后悔的一次嘗試。
今年3月,她向大河報記者發送了一組照片。因顴骨打了“溶骨針”導致她的臉部潰爛流膿;因軟組織壞死,結節增大,導致她一側臉頰腫大,兩邊臉大小極度不對稱。
去年5月,同事介紹她一起打了號稱可以縮顴骨的“溶骨針”。醫生是一個來自沈陽的美容師,姓郭。李羽和同事等三人湊好“項目”后,郭某從沈陽乘坐火車來到大連為她們上門做手術,給李羽在額頭和法令紋處分別填充了膠原蛋白和玻尿酸,加上顴骨的“溶骨針”,現場通過支付寶收了李羽8900元,沒有發票,也沒有任何收據。
選擇整形,李羽是瞞著家人的。幾年前做過雙眼皮手術后,家人就多次警告她不許再有任何整形打算。給李羽推薦醫生的同事是電商公司的主播,靠顏值“吃飯”,李羽是運營。她不懂什么是醫師執業資格,對她而言,同事的臉是最好的廣告。“她臉上根本看不出來打過針,她跟我說,那個老師可好,我就信了,覺得打針最壞的結果頂多是沒效果。”
沒想到,半個月后,打針的位置開始腫脹,鼓出一個像骨頭一樣的一個小結節。隨后,結節潰爛成一個大洞。李羽輾轉大連、北京多家醫院,花費超十萬也未能治愈,只能減輕潰爛蔓延。
不法商家營銷多依靠“熟人關系”
在李羽所接受治療的解放軍總醫院304醫院燒傷整形醫學部的整形修復科,有不少和李羽類似的姑娘。
3月初,大河報記者走訪304醫院燒傷整形醫學部時,病床上不少患者紗布纏繞著整張臉。在此治療的棉棉告訴記者,她是由于在非正規整形機構進行脂肪移植手術導致了感染,從老家來到北京治療。她表示,因整形失敗在這里住院的,除了因脂肪移植導致感染的情況之外,還有許多是因為針劑注射引起的并發癥,包括玻尿酸等;還有因為醫生失誤將針劑注射到血管導致的血栓等;還有一些做了鼻部整形手術,因為操作不當導致術后發生了變形或者感染。
棉棉提到的這些人中,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大部分是通過“熟人關系”在非正規醫美整形機構進行的手術。熟人一介紹,暗藏的風險很容易被忽視。
整形失敗后,想要尋求靠譜機構進行修復也并不容易。
3月上旬,大河報記者以咨詢貴州的整形修復為由,聯系上一位粉絲超過10萬、號稱整形修復咨詢專家的網絡博主,對方稱自己做了很多醫院醫生的功課,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修復咨詢。詢問了基礎的情況后,對方要走了記者的聯系方式。在隨后的半天時間里,記者陸續接到10家以上貴陽不同整形機構通過電話或微信的聯系。詢問原因時,對方只表示“沒有泄露你的信息”。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2021年第8期《醫療美容網絡輿情與風險預警簡報》(下稱《簡報》)顯示,在信息采集周期為2021年9月1日至9月30日《簡報》中,醫美貸、投訴、毀容、熱瑪吉等相關信息上升為負面高頻詞。
維權,困難重重
一位私立美容院的工作人員田女士向大河報記者透露,一些美容院在無行醫資格的情況下,偷偷向客人宣傳可以做玻尿酸、嘟嘟唇等針劑手術。因操作不當,出現手術失敗導致客戶爛臉的情況是必然的,但美容院會專門設置負責應付客戶維權的崗位,“普通員工不允許議論,否則罰款”。
河南天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副主任劉鵬飛表示,依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此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發布的《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的”屬于“情節嚴重”,因而如果非法行醫被有關機關處罰兩次以上,或非法行醫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使用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衛生材料、醫療器械,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都應該以非法行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上述私立美容院的田女士則透露,醫美行業的維權是十分困難的。最后往往成了雙方的扯皮。“術前簽了知情同意書,有了風險告知,消費者就很被動了。而且大部分失敗的整形,很難定性為法律認定的醫療事故。一些在乎輿情和品牌的大型整容機構可能會選擇拿錢私了,并且包修復,但在一些小診所,品牌是不重要的,一家關門了可以再開另一家。反正客戶都是熟人介紹的。”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中李羽、王青、棉棉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