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平頂山學院陶瓷工藝技術陳列館在整理館藏古代陶瓷標本時,發現千余枚陶瓷球,同時還有制球模具和數十件燒制時粘連在一起的半成品陶瓷球。專家初步判斷,這批陶瓷球是中國古代運動項目捶丸所用之球。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飫飽之余,心無所礙,取擇良友三三五五,于園林清勝之處,依法捶擊。”元代一本關于捶丸的專著《丸經》記錄了這項風靡一時的運動。捶丸發源于唐代的步打球,流行于宋、元、明時期,其以杖擊球入穴的比賽規則和高爾夫球十分類似。2005年,劉秉果、張生平兩位學者就將其編著的相關書籍直接命名為《捶丸:中國古代的高爾夫球》。
那么,古人打的“高爾夫球”到底什么樣呢?
這批陶瓷球在形制上大小不一,多數直徑為5厘米,在材質上有陶制和瓷制之分。球體均為實心,燒結致密,彈跳性極佳。有的表面還繪、刻有圓圈紋、花卉紋、旋渦紋等裝飾,還有的在制作中使用了絞胎、絞釉等特殊裝飾工藝。其中,以坑點紋裝飾的陶瓷球與現代高爾夫球外形驚人相似。
經過熱釋光年代檢測,這批陶瓷球年代涉及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時期,其中,僅唐、宋、元時期的就有1800多件。這是國內首次發現如此大規模的“捶丸”類活動用球,為探討中國古代捶丸運動的起源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
“在專用場地上設置不同的地形、地勢,甚至不同形式的障礙,同時置有球基、球窩,球窩旁插旗做標。競技時以杖擊球,采用入窩為勝的規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研究員崔樂泉說,《丸經》所記載的捶丸比賽規則、場地設施和競技時使用的器材形制等與高爾夫球非常相似。結合兩種運動的誕生年代,不排除中國的捶丸曾與現代高爾夫球的雛形有過相互交流和影響。此次發現對研究世界高爾夫球運動的發展史也具有重要意義。
平頂山學院陶瓷學院院長梅國建介紹,這次發現的陶瓷球多出土自平頂山市魯山縣的段店窯、寶豐縣的清涼寺窯和汝州的臨汝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