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浙江縉云一名8歲小男孩的手指被卡在了平衡車里動彈不得,無計可施的家長只得向消防部門求助。消防員到達現場后,發現小男孩右手的3根手指被緊緊地夾在平衡車車輪和擋板處,且已出現紅腫現象。消防員檢查平衡車結構和材質后發現,車輪胎和外殼均為硬質塑料,缺乏彈性,只能用螺絲刀和扳手將其逐一拆卸,孩子的手指才可以出來。
近年來,一種被稱為“電動平衡車”的新產品十分流行,小區里、公園中甚至道路旁都不時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購物網站上,電動平衡車的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價格不是很高,也很容易學會,然而這種產品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今天,消費者網聯合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的《電動平衡車消費輿情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6月20日至2020年6月19日,共監測到有關電動平衡車的負面輿情信息221684條。其中,安全事故方面的輿情最多,占比達66.67%;其次是違規上路、產品質量和虛假宣傳等輿情信息。
部分商家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輿情數據顯示,近年來,有關騎行電動平衡車摔傷或造成其他安全事故的事件時有發生,引發輿論廣泛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電動平衡車速度快,沒有物理剎車系統和保護裝置,加上很多人違規上路騎行、防護意識不足,遇到突發情況很容易手忙腳亂,從而導致事故頻頻發生。”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數據總監陳旭輝說。
此外,電動平衡車外形時尚、體積較小、便于攜帶,不少上班族甚至把它當作“最后一公里”的代步工具。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經??梢钥吹接腥蓑T著電動平衡車飛馳而過。有的人不僅騎著電動平衡車違規上路,而且在道路上隨意穿行、隨意變道,嚴重影響交通秩序,也帶來嚴重交通安全隱患。
不過,專家指出,電動平衡車既不屬于兒童玩具,也不屬于交通工具,其產品屬性和適用場景缺乏相應的規范,導致消費者將這類產品誤以為是兒童玩具和交通工具,忽視其中存在的風險,商家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該報告顯示,部分商家不僅故意掩飾電動平衡車的安全風險,不以顯著方式提示安全注意事項,而且夸大宣傳電動平衡車的速度、功能和材質等。有的電動平衡車只能行駛20公里,卻宣傳可行駛120公里;有的商家宣稱電動平衡車有益于兒童鍛煉平衡,將其宣傳為“兒童智能電動平衡車”“8歲~12歲小孩電動代步車”等。
建議盡快明確電動平衡車的產品屬性
針對電動平衡車存在的問題,陳旭輝建議,有關部門盡快結合電動平衡車的產品特征、市場需求、安全保障和法律法規等信息,明確電動平衡車的產品屬性,將其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納入監管范圍。同時,通過制定和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明確電動平衡車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等規定要求,并制定相關處罰細則規定。對電動平衡車生產廠家實行標準化生產培訓,要求在各個環節對產品質量進行控制,確保產品質量可控制、安全性能可追溯,從根源上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中消協消費監督部主任張德志則指出,消費者也要不斷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消費者在購買電動平衡車時,不要一味追求價低,也不要盲目追求過大的里程數,盡量選擇信譽良好的正規廠家產品。不要把電動平衡車當作交通工具使用,更不要在機動車道上騎行,要選擇封閉場所或專用場地使用,并佩戴好頭盔、護膝、護肘、護腕等護具。
“此外,鑒于目前社會上對電動平衡車的安全意識整體不強,建議廣泛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宣傳引導,提高家長和學生以及不同年齡層次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張德志說。(記者 楊召奎)
標簽: 電動平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