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菜的特點就是有一層晶瑩剔透的果膠包裹,果膠越好,價值越高。”在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冷水鎮八龍村青坪莼菜專業合作社的莼菜田邊,種植大戶許先林一邊用指尖撥弄著一小簇新鮮莼菜一邊說。“眼下莼菜采摘已經收尾,雖然還有出芽的,但是快進入休眠期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保水養田。”
莼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對水質、土壤等生態環境要求非常高。石柱縣位于重慶東部武陵山區,其氣候條件和水質條件適宜莼菜種植。在當地,作為一種珍貴的食品,莼菜料理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以能夠保留果膠的涼拌莼菜最為常見,當地人稱之為“吃冷莼菜”。
許先林告訴記者,合作社有莼菜基地550畝,可以實現莼菜銷售年收入近400萬元,帶動本村136戶農戶實現增收。
“很多村民都靠種莼菜賺了錢。”冷水鎮黨委書記向建波說。近年來,冷水鎮采取“企業+農戶+訂單”模式引導周邊鄉鎮和本地群眾大力發展莼菜產業,同時積極構建“產、供、銷”一體化體系,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僅在八龍村,莼菜的種植面積就高達4000畝,莼菜產品不僅銷往四川、江蘇等地,還遠銷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年銷售量達3200噸。
石柱縣農委特產中心主任王小軍說,石柱縣莼菜產業經過30余年持續發展,目前全縣種植面積1.4萬畝,綜合產值3.5億元。
嘗到了增收的甜頭,村民們種植莼菜的熱情高漲。“我們鼓勵引導村集體興辦企業,抱團發展,延伸產品鏈,讓更多的村民受益。”王小軍說。
“這是我們公司今年收購的最后一輪莼菜了,今年我們共收購了200噸。”莼小絲食品公司銷售經理孫紅告訴記者,她是石柱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四年前返鄉入職了這家企業。她沒想到小時候覺得不起眼的莼菜,現在居然有這么好的銷路。
王小軍說,石柱縣已培育莼菜加工企業11家,開發莼菜食材、莼菜休閑食品、莼菜美容護膚等系列產品35種,打造出“石柱莼菜”“莼小絲”“福吉利”“墩子坪”等多個石柱本土精品品牌。2024年,石柱莼菜被納入重慶市6個具有“西部輻射力”的“土特產”品牌重點培育。
石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淑蓉說,當前縣里以互動體驗、休閑觀光、康居養生為主題,逐步完善莼菜農業園區休閑設施,進一步挖掘莼菜產業農文旅融合資源,“要把‘冷莼菜’做成武陵山的‘熱產業’,讓老百姓都享受到產業振興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