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二黃河被水利部授予第二屆“最美家鄉河”稱號,成為內蒙古唯一入選河流。
每一個來到巴彥淖爾的人,看到二黃河,都會被眼前的景色“絆”住腳。當得知二黃河來歷時,更是驚訝地張大嘴巴——二黃河又叫總干渠,是河套地區各族人民靠鍬挖肩挑小車推、歷時10年之久、在河套大地上奮力開挖興建的一條“人工引水河”。這種“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震撼人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河套兒女。
據統計,10年間,二黃河工程累計完成土方量1977萬立方米,其中僅有387.7萬立方米為機械開挖,其余1589.3萬立方米均為人工開挖,占工程總土方量的80%以上,比一個西湖的蓄水量還要多。
(資料圖片)
為什么要開挖二黃河?從一件件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幾代水利人的深情講述中,我們逐漸找到了答案……
黃河素來善淤善決善徙,上世紀中葉,黃河經常泛濫甚至改道。有歷史記載的2000多年中,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泛濫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那時的巴彥淖爾人,對黃河又愛又恨。
新中國成立初期,初具規模的河套八大干渠都是直接從黃河開口引水,每年春季開河放水之后,渠里的水要流到秋后,等秋灌結束后再組織大量勞力去封堵河口,這就出現取水用水問題:枯水時,大小渠口向黃河爭水,大強小弱,上優下劣,許多土地干旱歉收或絕收;水大時,洪水就會漫過渠堤,淹沒大塊良田沃土,形成洪澇災害。而來年春季“放口”時,大量民工又需要在春寒料峭的冰凌水里,撈出上年秋天封堵渠口時塞填的麥草及各種泥石物料,方能疏通放水。這樣苦寒濕重的勞動,當地人稱作“撈渠頭”。
“天旱引水難,水大流漫灘,耕地年年變,荒草長滿田”一直是河套灌區的困擾??褂禐暮?,從根本上提高灌區灌排能力,成了巴彥淖爾人心中的一個強烈愿望。
1957年,國家出臺河套灌區發展規劃,計劃修建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自治區下達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及總干渠工程的土方施工任務后,當時的巴彥淖爾盟委向全盟人民發出倡議,“因工程量大、時間緊、任務艱巨,全盟各族人民一定要大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爭取早一天完工,早一天受益?!?/p>
1958年11月15日,隨著一聲號令,天寒地凍的黃河邊、田野里,近3萬河套兒女揮灑青春、汗水和熱血,以改天換地的堅定信心和必勝勇氣,憑借雙手創造了奇跡。
“當時施工機械極度匱乏,就連最基本的勞動工具——扁擔、籮筐和鐵鍬都是群眾自備的。農村存糧嚴重短缺,干渠上的人們一整天只能吃上兩頓土豆和白菜熬成的‘菜粥’,偶爾能吃上兩個硬邦邦的窩窩頭就算是改善伙食?!?6歲的臨河區雙河鎮進步村村民張子才回憶。
“工地沿線沒有住處,大家就自己動手用紅柳條編成‘笆子’,立起來抹上泥、沿著土壩搭成簡陋窩棚,但是根本無法御寒,有張磚頭支起來的木板床那簡直稱得上奢侈?!焙犹坠鄥^水利發展中心文化處文化科科長趙志剛在復述那段歷史時,依然熱淚盈眶?!澳嗨阶铍y挖,天寒地凍,大家的小腿全泡在冰水里,許多人落下了關節炎等病癥。艱苦的條件,沒有嚇退勤勞勇敢的巴彥淖爾人,反而更加激發了斗志?!⑿蹞匣㈥牎F姑娘戰斗隊’……這些光榮的稱號背后,是一段段感天動地的故事,是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樂章!”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1967年6月,二黃河終于全線竣工通水。自此,黃河水通過總干渠在河套灌區實現了全灌域可控調節,河套灌區土地灌溉面積由300多萬畝逐年增加到1000多萬畝,旱澇保收的夢想變成現實。年均約46億立方米黃河水經由灌區10.36萬條7級灌排渠(溝)道的接力輸送,日夜滋養著河套大地。
二黃河的建成,讓河套灌區成為我國3個特大型灌區之一、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依靠二黃河源源不斷的灌溉滋養,河套人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農耕奇跡:農民人均耕地10.6畝,是全國人均耕地水平的5倍;糧食年產量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億斤,快速增長到近些年的60億斤以上;“噸糧田”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的三分之一……
此外,二黃河還為全市大小湖泊、濕地、公園帶來源源不斷的補給,為林木生長提供了條件,發揮出農田灌溉、生態補水、防汛固沙的重要作用,使整個河套灌區氣候濕潤、植被茂盛,成為地球干旱荒漠化地帶一處稀有的綠洲、祖國“三北”防護林的重要基地。
“二黃河有水就不怕旱,我們要世代守護這里!”張子才每天會到黃河濕地公園散步,只因為那碧波蕩漾間,有他65年前與無數河套兒女“舍小家顧大家”的生動回憶。
記者 薛來薄金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