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趙家寧
大運會賽場上健兒們盡顯青春朝氣,賽場外的運動熱情同樣火熱。高架橋下人頭攢動的籃球場、社區里隨時開打的乒乓球賽、環城綠道上來往穿梭的騎行車流……身處成都,總能在街頭巷尾與運動不期而遇,讓人清晰感知到這座城市涌動的體育脈搏。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為傳遞體育精神、引領全民健身風尚提供了寶貴契機。以打造“世界賽事名城”為目標,成都在大運會籌備過程中堅持場館惠民、體育惠民、文化惠民、環境惠民,充分借助賽事的溢出效應,將公園城市建設與休閑體育結合起來,免費或低價開放大運會賽事場館,積極利用橋下、屋頂、街邊等城市“金角銀邊”開辟運動新空間,策劃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城市特色的群眾體育活動,使運動熱潮真正從賽事場館延伸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在成都,“出門即是運動場、公園綠道享健康”的城市生活圖景正一點點變為美好現實。
如今,營造友好的運動環境已經成為建設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全民健身戰略的深入實施,全社會的體育健康意識明顯增強?;濉?、飛盤等潮流運動方興未艾,線上體育、體育直播等新業態如火如荼,全民健身的熱度居高不下。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來說,在強身健體之外,體育活動本身還帶有強烈的休閑和社交屬性??臻e時間定期參加體育健身,在享受快樂的同時釋放壓力、調劑生活,通過運動結交志趣相投的同好,是當下許多人特別是年輕群體青睞的生活方式。
站在城市的角度來看,體育健身的熱潮也在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日益成為帶動產業消費、擴大城市影響力、打造城市品牌名片不可忽視的著力點。以“體育+”為核心,融合文旅等相關產業,打造復合型消費場景,充分釋放與體育健康相關的消費需求,有助于促進城市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今年上半年,各地馬拉松賽事先后開跑,直接拉動了包含體育用品、旅游、住宿、餐飲等在內的“跑馬經濟”。得益于體育生活的普及,成都市體育產業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22年,成都市體育消費總規模達578.6億元,較2018年增長44.5%,全市體育產業總產值達1005億元、增加值達385億元,相比2018年分別增長59%、79%。由環城綠道騎行、龍泉山觀日出、公園露營組成的成都“新鐵人三項”持續吸引居民和游客爭相打卡,反映著城市體育融合發展帶來的新鮮活力。
讓運動熱情更好融入城市生活,離不開城市公共服務的支撐。成都在籌備大運會和促進城市體育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微更新、精提升,下“繡花”功夫推動城市體育基礎設施增量提質,降低健身活動參與門檻,厚培體育文化土壤,帶動了更多人加入全民健身的行列。這也啟示我們,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和體育公共服務體系,應當聚焦現實需求,關注質量內涵,讓體育惠民舉措切實轉化為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從舒適安逸的“慢生活”到活力四射的“運動熱”,成都向我們展示了城市品質生活的不同截面。推動城市體育向著更加生活化、便捷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一定能夠更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城市成為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生活空間。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01日02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