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制造業產業鏈發展機制得到進一步優化,有力促進了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陜西省為例,經過近兩年的“鏈式”發展布局,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新增太陽能光伏、煤制烯烴芳烴、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等產值規模上千億元的重點產業鏈,產業鏈上新增多家上市企業。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格局中,惡性競爭、低水平內耗既損人也不利己,同心同向、借力發力方能共同做大做強。許多地方通過梳理、分析自身產業實際,綜合考慮產業規模、現有優勢、發展潛力等因素,紛紛明確了各自的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并綜合施策,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不過,“1+1”不見得必然大于2,要讓產業鏈得到更好發展,應該持續優化并提升其競爭力。
既要有新提法,更要有章法、有打法。明確重點產業鏈僅僅是第一步。具體到制造業產業鏈,就要有一套契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組合拳”。關鍵是推動實施“鏈長制”,有關部門牽頭統籌協調,通過壓實責任實現重點突破。如同“河長制”“林長制”,“鏈長”職務變動、分工調整后也應及時更新信息,做到職責不變、任務不斷。在實施層面,可根據產業鏈的具體情況,通過組建工作專班、形成專家團隊、拿出提升方案等做法力促政策落地見效,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
既要把各方串起來,更要動起來、活起來。框架搭起來了,能否有效發揮作用,需要參與各方共同發力?!版溨鳌逼髽I資源雄厚、影響廣泛,應該在強化鏈式思維、搭建共同平臺、明晰發展路徑、整合資源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配套企業則需積極拓展上下游,在有所取舍的基礎上聚焦重點,在為整體增光添彩的同時實現自身發展。讓各類企業、科研院所充分發揮自身所長,共同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
既要政府推動,更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產業鏈發展往往離不開強有力的政府推動。比如,在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強化共性研發平臺補足短板。同時也要看到,制造業產業鏈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的,也要在市場競爭中逐步完善,不能搞簡單的“拉郎配”。要適應競爭格局,歸并同類項,強化正相關,使產業鏈從政策、資金等方面持續得到賦能。招商引資、謀劃項目時要避免“撿到籃子都是菜”的慣性思維,圍繞產業鏈迫切需求以商招商、以企引企。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強化前瞻思維,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進而實現價值鏈的有效躍升,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