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電商平臺仍是網絡直播消費的主渠道,但短視頻、社交平臺等潛力較大
(資料圖片)
“618”發力直播帶貨,如何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
閱讀提示
今年“618”,在“全民直播”浪潮的助推下,各大平臺更加重視直播帶貨新模式,抖音、快手在直播的基礎上繼續向“泛貨架”方向發力。業內人士指出,從今年“618”消費趨勢來看,用戶消費行為更加理性科學,品質因素對消費決策的影響加大,消費者對消費體驗、物流時效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提升直播間的商品品質、消費體驗尚需多方發力。
今年的“618”戰況似乎比往年更激烈,剛進入6月份,各大傳統電商平臺以及短視頻、社交等新平臺,便爭相公布了各自的“戰報”。記者注意到,今年“618”,在“全民直播”浪潮的助推下,各大平臺更加重視直播帶貨新模式。
從帶貨平臺來看,傳統電商平臺仍是網絡直播消費的主渠道,但短視頻、社交平臺等新電商平臺正奮力趕超。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其對“618”商品品質、物流等要求更高,因此推動網絡直播消費尚需要多方“加碼”。
直播帶貨方興未艾
“直播間的各位家人們,這款面膜我也在用,補水保濕效果很好,‘618’活動期間,買一送三;長期關注我們產品的各位朋友都知道,我們產品的活動力度從來沒有這么大;這是我的直播首秀,就借購物節這個機會給大家送福利……”6月以來,類似的話語頻繁在各大電商、短視頻、社交平臺上演。
直播帶貨早已不是新鮮事,刷視頻,聽主播“種草”……網絡直播消費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與此同時,隨著短視頻、社交平臺的興起,涌現了“全民直播”的新畫風。
張曉筱是重慶九龍坡區一家花店的老板。她告訴記者,她的花店今年4月正式營業,并同步將花店搬到了“線上”。“由于開業時間不長,沒有什么流量,線上訂單少得可憐?!睆垥泽阏f,5月下旬,她在短視頻平臺上開啟了直播,一方面教大家插花,另一方面也提高花店的人氣。
“經過不到一個月時間的直播推廣,花店線上線下的訂單快速上漲,現在基本上達到了收支平衡,相信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就能實現盈利。”張曉筱笑著對記者說。
網絡直播超強的變現能力,引來不少商家紛紛入局。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面對即將到來的“618”購物節,各大電商平臺無一例外,都把重點放在直播帶貨上。例如,抖音、快手在直播的基礎上繼續向“泛貨架”方向發力……
新電商與傳統電商并駕齊驅
“今年以前,我們的線上銷售渠道主要依托淘寶、京東。今年3月,我們與抖音等平臺達成了合作協議,正式進軍新電商平臺銷售?!敝貞c一家手工皮具店的負責人錢興說,“我在抖音上的粉絲一共有10多萬人,所以今年把直播帶貨的重點放到了新電商平臺上?!?/p>
6月9日,在2023渝中-巫溪直播電商節暨“山城推薦官”2023重慶數字消費季活動啟動儀式上,來自巫溪縣的多家電商企業負責人坦言,今年“618”期間,他們一方面立足傳統電商渠道信息化效率高、成本低等優勢進行直播引流;另一方面利用短視頻平臺流量大、互動性強等特點,進行直播投放,目前看來效果頗佳。
此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網絡直播業態消費調研報告顯示,盡管傳統電商平臺仍是網絡直播消費的主要渠道,但短視頻平臺及社交平臺發展潛力較大。
在重慶從事自媒體直播行業6年的古一銘認為,當前,移動社交蓬勃發展,流量價值凸顯,與傳統電商相比,社交電商擁有發現式購買、去中心化、場景豐富等獨特優勢,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薦者。
提升品質、消費體驗尚需多方發力
什么值得買“618”總負責人張宇昂表示,從今年“618”消費趨勢來看,用戶消費行為更加理性科學,品質因素對消費決策的影響加大,消費者對消費體驗、物流時效的要求也更高。
盡管網絡直播帶貨已經火出圈,但貨不對板、假貨等問題頻繁發生,甚至不少頭部主播帶貨時因虛假宣傳“翻車”的事件也屢見不鮮。
此外,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在直播間下單后商家遲遲不發貨。據抖音電商平臺調研,發貨速度是電商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占比達35%。發貨慢、不發貨,預售周期過長等因素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下單意愿。
在此背景下,不少消費者呼吁,加強監管、完善維權機制,為消費者保駕護航。重慶工商大學教授莫遠明指出,相關部門要持續健全直播帶貨行業法律法規,督促行業協會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強化行業協會自律性監管等;平臺方要負起主體責任,促使商家、主播合規誠信經營。
對此,一些直播平臺也開始加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力度。美ONE聯合淘寶直播品牌方共同啟動“消費者守護計劃”:“618”期間,美ONE旗下李佳琦直播間等3大直播間的消費者都將享有來自品牌、平臺和直播間的正品保證和三重服務保障,從售前、售中、售后的全鏈路入手,給消費者帶來良好的消費體驗。
抖音電商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基于發貨物流、售后服務、客服接待三大模塊,細化出64個業務切片,對商家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衡量。商家如有大量不回復或不解決消費者咨詢、無故拒絕售后、超時發貨等違規行為,導致其服務質量評定較低,平臺會對其施以違規積分扣除、流量管控、限制訂單等處罰措施。(記者 李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