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記者梳理發現,在鹽城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十大典型案例中,涉及到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傾倒化工廢料,非法占用基本農田,占用河道進行網箱養殖,濫伐林木,工業生產廢水不達標等等,這些危害環境的案件當事人均受到了嚴懲。
其中,被告人王某巧和金某英非法捕撈水產品案格外引人關注。“此案雖然案值不大,但很有教育意義。”據鹽城中院環境資源庭庭長虞忠和介紹,涉案的兩人是附近的農村婦女,2017年9月,她們到鹽城國家級珍禽保護區,發現河里有多野生螃蟹,便采用地籠網、泡沫、螺旋槳制作的船筏捕撈螃蟹。
“她們將地籠網放在保護區核心區的水塘內,兩次共捕撈了85公斤野生螃蟹。2017年11月11日,兩人在收取地籠網中的螃蟹時被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東臺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兩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禁漁區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行為構成了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最終,法院考慮二人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積極退贓,對其從輕處罰,判決:兩人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分別判處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虞忠和說,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棲息了國家一類保護野生動物12種,國家二類保護野生動物67種,“但近年來不少不法分子偷偷進入保護區非法狩獵和捕撈水產品,導致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受到破壞。”
“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本案的宣判,不僅使兩被告人受到了刑法處罰,吸取深刻教訓,也對當地群眾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主審法官表示,本案有利于提升當地群眾對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向社會公眾宣示了國家法律法規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力度和強度,更加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鹽城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張玉國還從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持續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切實加強水污染防治、不斷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詳細介紹了鹽城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情況。
鹽城中院副院長許建兵表示,自2018年6月份以來,全市法院積極實施鹽城市委提出的“生態立市”戰略,深入推進“兩海兩綠”,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充分發揮環境資源審判職能作用,不斷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在保護生態、增進民生幸福指數上做文章,在強化擔當、打造環資品牌上出實招,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