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總量排名第一,占全市工業比重達25.2%,增速在國家級頭部經開區中排名第一……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發布2021年1-10月經濟發展數據,前10個月亦莊新城工業總產值完成5018.8億元,同比增長29.1%,其中北京經開區工業總產值完成4671.1億元,同比增長31.2%。
今年以來,北京經開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勇當北京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的指示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主要指標好于預期,處于全市前列。
高精尖產業加快發展
千億級產業集群或再增一個
“目前中國半導體設計公司和上游晶圓的綁定還不緊密,集創北方一直往這個方向努力發展。”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張晉芳在第24屆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暨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上說。經過多年的發展,集創北方在各類顯示領域的布局較為完善,其中在LED顯示驅動芯片領域處于全球第一,在LCD領域,像32、43吋面板驅動芯片市占率也非常高。據張晉芳透露,集創北方單月芯片出貨在8、9月份已經突破6億顆。集創北方2020年營收約24億元,預計今年有望突破60億元,增長速度非???。
在北京經開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集創北方營收高速增長不是個例。前10個月,小米電子、中芯北方等5家企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速均超過40%,整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完成產值878.6億元,同比增長27.2%。據北京經開區相關部門預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有望成為繼汽車、產業互聯網、生物醫藥之后的第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一樣保持著產值高增速,前10個月完成產值1562.5億元,同比增長2.1倍,泰德、瓦里安醫療等15家企業增速均超過50%。北京經開區四大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加速成形。
主導產業集群加速成形的背后,產業投資高速增長是重要推動力。1-10月,亦莊新城完成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8.6%,完成投資1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共計52個,完成投資311億元,占產業投資的90.7%,推動高精尖產業快速發展的后勁十足。
科技創新持續發力
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51家
北京經開區國家信創園是由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聯合部署建設的國家級信創園區,承擔建立信創生態體系,保障網絡強國戰略的職責使命。通過積極培育信創產業生態體系,1-10月信創園新增入駐企業52戶,新增注冊資本14.2億元。信創園開園不到一年半時間,已累計注冊企業142家,重點在談企業76家,完成中建電子、比特大陸等18個項目簽約,4個國家級平臺試運行,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落地。落地項目覆蓋核心芯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系統集成等信創上下游全產業鏈,自主信息技術體系日趨成熟。
在北京經開區啟動建設的全球首個網聯云控式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是為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驗證和推廣應用搭建開放平臺。如今已進入示范區2.0階段建設,前10個月實現300個數字化智能路口基礎設施全覆蓋,網聯云控系統對外服務能力初步建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建設深入推進,在全國率先發布早晚高峰測試、異地結果互認、無人化測試、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等多項政策創新,已累計發放乘用車號牌129張,無人車編碼76個,卡車號牌4張,累計安全測試里程221萬公里。圍繞車路云三大體系布局供應鏈,加速應用場景落地,頭部智能網聯汽車企業聚集效應初顯。
加快推進國家戰略工程的同時,北京經開區持續深化科技創新,深化“三城一區”主平臺建設,與三大科學城分別簽訂合作協議及工作計劃,掛牌首批6家8.2萬平方米先導基地加速區,上線“三城一區”線上服務平臺,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55項;對接高??萍假Y源,與北大、清華、中科院達成合作研發項目14項;持續推進“白菜心”工程實施,首批10個項目完成預定研發任務;發揮“20+10”創新體系引領作用,新增市級以上研發機構51家,實現北京市認定的新技術51項,新產品93項;獲得專利授權6203件,同比增長41.3%;申請PCT專利474件,同比增長61.2%。
隨著北京經開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和創新環境的持續優化,支撐科技型企業蓬勃發展。1-10月,全區高技術制造業企業產值2441億元,同比增長102.2%,增速高于全區增速71.3個百分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428家,其中規上企業實現產值2233.2億元,同比增長1.1倍,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近一半。
“兩區”建設不斷深化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前三季度利潤同比增1.4倍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中成長性最好、發展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北京經開區在推進“兩區”建設中,聚焦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服務鏈,在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領域率先搭建“概念驗證平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打樣中心-中試基地”生物醫藥產業全環節服務體系,強化對生物醫藥產業服務的系統集成、協同聯動、開放創新,讓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培育駛上了“快車道”。
在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服務體系中,建于匯龍森生物醫藥園內的CTC國際醫療技術創新轉化中心,自設立至2021年6月,已經在微創手術器械和機器人、腫瘤和心血管治療等方面成功立項落地13個項目,其中2項為進口替代,11項為具有獨特技術的創新產品;已掛牌認證了27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涵蓋檢測、服務、藥物轉化、基因片段合成等全鏈條服務,可為中小微生物醫藥企業提供更優質便捷的全周期服務。以水木中暉驗證檢測平臺為例,作為國內首家醫療器械“工程化設計+檢驗認證注冊+CRO(研發外包組織)”的全產業鏈服務平臺,已為上百家醫療器械研發企業提供咨詢、指導、檢測服務;打樣中心的設立,使醫療器械企業從長三角、珠三角“飛行打樣”轉向經開區“就地打樣”,縮短研發周期,節約溝通成本,已先后為華北區域數十家醫療器械企業提供過覆蓋整個產品實現過程的全周期服務;重點布局的蛋白藥物、合成制劑、診斷試劑、細胞治療等9家中試生產基地,2021年上半年,服務區內企業超130家次,合同金額超1.2億元。
率先搭建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服務體系,只是北京經開區“兩區”建設深化體制機制創新的其中一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前10個月,北京經開區在對接市級政策清單的基礎上,形成213條政策清單并進行動態管理,市級任務已經落地,區級任務穩步推進,實施率達81%。“放管服”改革等12個改革創新案例全市首創、全國領先,4項案例向全市復制推廣。
數字經濟產業是北京經開區“兩區”建設著力構建“4+2+1”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北京經開區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編制“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先行區實施方案,推動“數字經濟創新實驗室”“中關村合創數智產業園”建設,打造領先的數字生活場景。智慧物流、AR智能、區塊鏈等新業態實現高速增長,沃東天駿、亮亮科技、京東科技等代表企業收入增長40%以上;互聯網零售、教育、管理、游戲等平臺新模式快速擴張,交易額同比增長六成;統信UOS系統繼續保持國內自研操作系統領先者地位,帶動企業收入增長1.6倍。1-9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收入同比增長21.1%,利潤同比增長1.4倍。
與此同時,北京經開區持續強化金融賦能作用,制定“兩區”政策清單24項,已落地20項,推動5個全市首筆、首發、首批試點落地;推動6家銀行升級為自貿業務專營銀行,全面推廣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使用,發布融資需求18.07億元,落地金額16.99億元。